土家族歌師40余年收集傳承高腔山歌
土家族歌師40余年收集傳承高腔山歌
【解說】在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年僅50歲的土家族歌師王波從8歲開始,40余年傳唱土家族的高腔山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將土家族文化以山歌的形式帶出了大山。
【現(xiàn)場聲】貴州省沿河縣土家族高腔山歌傳承人 王波
清早起來啄杯兒,把草鞋穿嘍啄杯兒嘍啄,趕著牛兒喃噻,上高山嘍啄杯兒啄。高山頂上呢啄杯兒,好風光嘍啄杯兒啄,風吹草低么喃噻,見牛羊嘍啄杯兒啄。
【解說】王波唱的這首土家族民歌叫做《望牛山歌》,在沿河縣家喻戶曉。沿河縣是全國四個土家族自治縣之一,縣內以土家族為主體的少數(shù)民族占全縣總人口的66.2%。土家族人愛唱山歌,平日里在種田、放牛、打漁,甚至是談情說愛、婚喪嫁娶時,都會用歌唱來傳情達意。2009年,沿河土家高腔山歌被貴州省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xiàn)場聲】貴州省沿河縣土家族高腔山歌傳承人 王波
清早起來就把門開,一道涼風吹進懷,這道涼風就是怪,把小郎吹得不自在。
【解說】從8歲開始學唱土家山歌,37歲走上舞臺傳唱山歌。如今,王波又開始走村竄寨,用了近十年時間收集了80多首充滿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土家族山歌。王波說,沿河縣的土家族山歌曲調優(yōu)美動聽,旋律質樸,情感真摯,內容豐富,取材多樣,幾乎覆蓋了農耕文化中生產、生活的所有內容。為了讓豐富的土家族山歌代代相傳,王波將收集到的土家山歌找人寫譜后,成立了“土家山歌傳承基地”,開始帶進校園,走進課堂。
【同期】貴州省沿河縣土家族高腔山歌傳承人 王波
這個山歌要把它傳承下去,就是要進校園,讓學生從小就接觸我們這個土家文化,讓他懂得我們這個土家文化,所以說要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解說】同時,他也招收了10多名弟子,進行山歌傳承。他的第一個學生曾昭永在跟著他干活的同時被他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所吸引,于是拜師學藝。
【同期】王波第一個學生 曾昭永
土家山歌唱起來也硬是心情比較舒暢,到現(xiàn)在我學會了10多首土家山歌。就是要把我們土家山歌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就是說讓所有人都會,都喜歡我們土家山歌。
【解說】近年來,王波帶領沿河縣一批優(yōu)秀歌師將土家山歌唱到了上海世博會,也走出國門在東南亞國家進行文化交流。土家山歌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中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
(李鑫 楊云 謝高攀 貴州沿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