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年關(guān)記:悲歡交錯的異鄉(xiāng)筑夢人
“北漂”年關(guān)記:悲歡交錯的異鄉(xiāng)筑夢人
【現(xiàn)場聲】身在遠方,然后好好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多掙點積蓄,改善他們現(xiàn)在的生活。
出來這些年,就是因為當初的夢想,當初就是想闖一身好本事,然后回家。
我的這個理想,比較通俗來說,就是說想好好的去當一個老師,當一個好的老師。
【解說】“選擇來北京就是為了追求夢想”,這是受訪“北漂”在被問及來京緣由時,給出的最多的答案?;貞浧鸪鮼頃r的狼狽局促,工作初期的艱辛困苦,工作有所起色時的歡欣鼓舞,他們或哭或笑,這樣的表情成為他們北漂數(shù)載最鮮活的表情。
2018年春節(jié)前,中新社記者走訪北京學校、工廠等地,采訪到多位 “北漂”,他們用自己滿滿的熱情與能量講述著一個個異鄉(xiāng)追夢的故事。
【同期】(短道速滑教練 韓冬萍)
我特別喜歡短道速滑,而且也特別愿意教孩子訓練。然后北京現(xiàn)在有很多孩子都從事冰雪運動,但是我覺得這里面缺少專業(yè)的教練。
【同期】(公交汽車保修工 邱德運)
當那個公交車好好地在路上運營的時候,那就是我們最驕傲的時候,因為這些公交車是靠我們保障的。
【解說】擠地鐵、合租房、兩點一線,快節(jié)奏的生活成了“北漂”一族的“標配”。談及來京工作的艱辛,小學教師郜秋景告訴記者,為了應對北京租房的復雜情況,自己特地做了一個找房攻略,而如同這樣的生活小技巧也成了他們回憶過往時最閃亮的回憶。
盡管辛苦,但回報總是給人驚喜。聊到北漂最有收獲感的時候,韓冬萍的眼神里閃著光彩。
【同期】(短道速滑教練 韓冬萍)
孩子們在拿到冠軍那一刻,讓我最幸福的就是他們每當拿冠軍過來跟我擊掌的那一剎那。就是他們沖過終點以后,模仿那些世界冠軍,同樣舉起雙手。
【同期】(小學教師 郜秋景)
過節(jié)了要拍照片,我剛把手機拿出來,就所有的小孩全都圍著我的脖子,爭著搶著想進那個鏡頭,我覺得那一瞬間,我覺得還是挺幸福的。
【解說】遠離故土,家里親人也成了“北漂人”最大的掛念。常年漂泊在外,不能陪伴父母妻兒在側(cè),邱德運這位已過而立之年的男人在聊起家人時紅了眼眶。
【同期】(公交汽車保修工 邱德運)
孩子他就會想,為什么你老是不回來呢,回來待兩天又走。他有的時候也會問我,“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當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感覺心里特別難受。
【同期】(小學教師 郜秋景)
她(母親)每天就說,沒事我現(xiàn)在跟你爸爸,我們倆人每天都去鍛煉鍛煉,然后多多保養(yǎng),就省得生病。生病了你還得回來,也照顧不了,說我們就爭取不生病,然后你那塊工作也能踏踏實實的。
【同期】(短道速滑教練 韓冬萍)
這次我父親得腦梗,算是挺嚴重的一次病了,就剛恢復的時候連話都說不了,然后下地走路都走不了。這還是我父親好了之后我才聽說,他原來之前生病了。
【解說】“進了臘月就是年”,臨近年關(guān),在外的游子也開始計劃起回家的日程,“春運”在此時也成為人們關(guān)注的焦點。而從2月1日,持續(xù)40天的2018年春運將正式開始。春節(jié)連著團圓,在游子回家的路上,他們的每一個舉止都透出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同期】(北京公交汽車保修工 邱德運)
(春節(jié)回家)當我到村口的時候吧,我爸已經(jīng)在那等我有一個多小時了。當時看見的時候,第一個是高興,說實話當時特別高興。
【同期】(小學教師 郜秋景)
八點的一瞬間,然后所有的票基本上都快沒有了,然后我就趕緊往下刷,看我的那個(票),然后找到了一個票,其實那個票時間不是特別合適,但是我想有就趕緊買上吧,然后就等于說才算是搶上。
【解說】32歲的韓冬萍北漂兩年,她說自己要等到北京冬奧會,速滑人能參與自己家門口的冬奧會,那是她的夢想;32歲的邱德運北漂14年,他說接下來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時間回家陪孩子,他不想缺席孩子的成長過程;27歲的郜秋景北漂半年,說話時嗓子一直沙啞著,她說只要能看到孩子的笑臉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現(xiàn)場聲】我想和父母說一聲我愛你們,這句話三十多年了,我從來都沒對你們說過,但是我默默地在心里說過N多遍。
老爸一定好好工作,然后多抽出時間回家陪你玩。
媽媽有什么心里的話,我感覺她想讓我去安慰她的時候,我總是沒有在身邊。也請爸爸媽媽放心,我在北京雖然是辛苦一些,但是我內(nèi)心是很幸福的。
記者徐朋朋 張子胥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