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

探訪鴿哨傳承人 一削一刻間延續(xù)老北京記憶

2018年06月28日 13:30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解說】“豆汁油條鐘鼓樓,藍天白云鴿子哨”。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聲音,而鴿哨,就是特屬于老北京的聲音。近日,記者見到了67歲的“田家鴿哨”第三代傳人田振江,他住在北京東城的一條胡同里,這里也是他的工作室。

  十五六歲起,田振江就開始跟著爺爺學習制作鴿哨。他說,那時在一年一次的廟會上賣鴿哨的收入,就夠田家一年的花銷。80年代初北京流行養(yǎng)鴿子,在那個月平均收入三四十塊錢的年代,田振江憑著鴿哨一個月能掙兩百多塊錢。

  【同期】“田家鴿哨”傳承人 田振江

  本來鴿哨是作為老北京的一個音樂符號,以前我們都是住在胡同,紅墻綠瓦,綠樹成蔭,天空中飛著鴿子,鴿哨來了?;ハ嘀g彼此聽著這個音,互相切磋,是一種享受,生活當中的一種組成部分。

  【解說】田振江說,他有很多個兄弟姐妹,但會做鴿哨的就只有兩人。因為制作鴿哨一個精細活兒,一削、一刻、一剜都要沉得下心來,在學藝的過程中,更是少不了無數(shù)次被刀劃傷的經(jīng)歷。用葫蘆制作哨體,再用水浸泡過的竹子制作哨口,最簡單的鴿哨制作也需要兩整天,而精細的鴿哨,制作周期要達到兩個月。制作鴿哨核心的步驟是對哨體的打磨,因為鴿哨不能太重。

  【同期】“田家鴿哨”傳承人 田振江

  一般公認做鴿子哨是8克到15克之間,您做的鴿哨如果要是超過了16克。一有可能鴿子帶著很費勁,達不到鴿哨鴿子飛起來能響那么長時間的目的。它有時候困難性挺大,比如我們一般都是拿勺刀,勺刀刮里面的時候,很容易把葫蘆給割裂了。

  【解說】如此小巧的鴿哨不僅要“宮商角徵羽”五音齊備,還要使其發(fā)出的音純凈和諧,這需要手藝人的精心布置和耐心打磨。對田振江而言,自己不同的人生狀態(tài)都有鴿哨相伴。他說,心情不好時,做粗加工的活兒;心情好了,就進行精細的工序制作。鴿哨也陪伴他走過人生中的坎兒。

  【同期】“田家鴿哨”傳承人 田振江

  我在我51歲的時候大病了一場,病得很嚴重。那時候體重由190多斤,用兩三個月的時間,急降到145。發(fā)燒,發(fā)燒有八個月,大夫也查不出來病因。在首都機場有一個大房子里頭養(yǎng)病,房頂上有一個平臺,我養(yǎng)了一百多只鴿子,得有一百五十只。屋里有一個特別大的工作案子,把我做鴿子哨的工具全都重新捋了一遍,又購置了一定的設備。然后就踏踏實實,什么也不想了。病來了我也管不了,大夫都說沒辦法。那我就慢慢就做鴿子哨,也不圖賣,這么延續(xù)了有兩年多,后來病也好了。做鴿子哨就等于又前進了一步,分成了幾個臺階,很不容易,讓我度過了生活當中的一個坎。

  【解說】50余年的制作生涯,已經(jīng)讓鴿哨深深融入到了田振江的生活中。除了精進技藝,他還在不斷思考,為了方便制作自己設計了專門的車床。他說,他想把人們常說的工匠精神應用到鴿哨的制作當中。

  【同期】“田家鴿哨”傳承人 田振江

  在50年當中,做鴿子哨已經(jīng)深深的形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分離的一部分。我每天一有空閑時間,就跟面包里擠水似的,手拿著刻刀,路過這一看,扒拉兩下。那個拿砂紙再打打,就已經(jīng)融入我生活中很重要很重要的一部分了,只是這樣而已。

  張子胥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曾小威】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