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榆林窟基建改造升級 分擔莫高窟“人潮如流”
【解說】近日,歷時三年的甘肅榆林窟文物保護工程接近尾聲。這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40年來首次對基礎(chǔ)設(shè)施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升級,不僅使單日游客接待量較此前增加二倍,未來還將為其“姊妹窟”敦煌莫高窟漸成常態(tài)的客流洪峰“分流減壓”。
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宋子貞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這項工程于2016年10月底啟動,總投資約1245萬元人民幣。目前已完成榆林窟地質(zhì)災害防治工程、管理及輔助用房的修建、道路硬化和三線下地等重點項目的工程任務(wù)。
【同期】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 宋子貞
主要改變就是過去咱們這個窟區(qū)環(huán)境狹窄,辦公場所不規(guī)制,而且職工生活條件比較差,通過這次改造以后,給大家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辦公場所,另外一個由過去能容納八九百客人,現(xiàn)在將近容納三千人,最大的客流量能滿足到三千人,我們現(xiàn)在今年的這個游客量,從關(guān)停以后又開啟以后,現(xiàn)在最高的一天是720人。
【解說】宋子貞說,此次改造遵循“保持文物原貌”,通過拆除一些影響窟區(qū)景觀的建筑后,給游客更大的參觀游覽空間。隨著榆林窟的知名度不斷提高,該所將進一步加強對文物和游客安全的保護和管理。
【同期】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 宋子貞
游客多了肯定對文物的保護要加大,保護管理上要加大力度,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看到榆林窟的知名度在提高,讓大家能夠欣賞到咱們這個?榆林窟的這方面文化藝術(shù),這也是一個好的方面,兩者都有。
【解說】榆林窟開鑿在甘肅酒泉市瓜州縣境內(nèi)的榆林河峽谷兩岸直立的東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樹成林而得名,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榆林窟被稱為莫高窟“姊妹窟”,是古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石窟,它與莫高窟、西千佛洞等共同組成了敦煌石窟藝術(shù)體系,以精美的壁畫和彩塑享譽世界。
記者 高瑩 馮志軍 甘肅敦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