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同胞齊聚福建漳州港 點燃“送王船”祈福
送王船,也稱燒王船、王船祭、貢王、王醮等,是閩臺地區(qū)“王爺信仰”最具代表性的儀式,旨在表達先民對海洋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12月12日,四年一度的“送王船”民俗活動在福建漳州開發(fā)區(qū)石坑社區(qū)舉辦,兩岸民眾共同見證這一盛典。
當天下午4點,純手工特制的三桅桿穆帆船,在近20支民俗表演隊的陪伴下開始巡游。據(jù)介紹,這艘王船是當?shù)貧v屆“送王船”活動中最大的一艘,長達7.3米,寬2.16米,船身高1.5米,總高度8.5米(含船桅桿7米在內)。
當天巡游的隊伍長達800米,過境之處,氣勢浩蕩,人們手持香火祭拜,祈禱安居樂業(yè)、祥和幸福。
傍晚時分,王船到達漳州開發(fā)區(qū)14號碼頭沙灘處,船頭朝著大海,周圍鞭炮齊鳴,人們引火將王船連同貢品一并焚燒。
閩臺“送王船”各有特點、百花競艷,都是依海為生的海洋經濟群體的精神支柱。作為海峽兩岸民眾共同的民俗文化,“送王船”習俗已成為聯(lián)系閩臺情誼的平臺。(吳晟煒 施靚妮 莊曉玲 江佳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