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

守藝五十載 竹編藝人“編織”別樣人生

2019年01月31日 14:24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解說】鏡頭前正在埋頭制作竹編工藝品的人名叫李元躍,生于湘西一個竹編世家,他5歲開始跟著父母一起編竹子。在半玩半學中,到了12歲,李元躍為了貼補家用開始從事竹編事業(yè),至今已有50余年了。

  【同期】李元躍

  我們以前做竹編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以前沒有什么經(jīng)濟來源,書沒讀好,只能學手藝,學手藝之后就增加我們家里面的收入,經(jīng)濟(方面)就比以往更加好一些,慢慢地我就這樣做下去了。后來發(fā)現(xiàn)對這個竹編手藝越來越感興趣,我就一直做這一行了。

  【解說】心靈手巧的李元躍編東西又快又好,他處理竹子時手速極快,卻不戴手套。在李元躍手上,新鮮青竹經(jīng)刮青、剖絲、打光等多重工序后,變成厚薄均勻、粗細一致的根根竹篾,再通過不同手法被編織成竹燈、竹籠、竹筐、竹籃等各種精致而樸素的藝術(shù)品。李元躍說,這些竹籃、背簍在過去數(shù)十年間都是他們家鄉(xiāng)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玩意。

  【同期】李元躍

  我們湘西有這個風俗習慣,我們編的產(chǎn)品,比如說編背簍,(因為)我們是土家族,背簍的頂部都要編一個字。結(jié)婚的時候,嫁姑娘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在竹編物品上)編一個福字。

  【解說】2017年,李元躍和徒弟郭慧敏一起開辦了一家竹編傳習所。郭慧敏告訴記者,2015年,她第一次見到李元躍做的竹編工藝品后,就決定拜師學藝。讓人驚喜的是,李元躍的傳統(tǒng)手藝和郭慧敏的時尚思維相互碰撞,竟然賦予了竹編新的生命。

  【同期】郭慧敏

  當時接觸到李老師,他的家是在山的最里面,當時。他家里掛了非常多的竹編匾牌,也非常多種精細的(竹編制品),制作精細的。農(nóng)用啊,日用精品的擺件,我覺得非常的驚訝。

  【解說】如今,除了基本的日用品和婚慶工藝品外,李元躍還改良、制作適合擺設(shè)的20多種小工藝品,他用竹篾編織的二維碼,能一秒掃出公眾號,很多年輕人也由此慕名而來向他學習這門創(chuàng)新的技藝。一路堅持下來不易,但李元躍所想的,就是要把這門手藝守下去。

  莫凡 湖南長沙報道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