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媒體聚焦廈門
【解說】“感知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媒體福建行”,1月3日抵達廈門。來自俄羅斯、埃及、韓國、捷克和塔吉克斯坦等20多名媒體代表集中參訪了廈門港、中歐班列以及五通碼頭,了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qū)”的發(fā)展情況。
【解說】當天早上,媒體代表們走進廈門港,參訪中國首個以航運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平臺—— “絲路海運”,開行一年來,“絲路海運”航線業(yè)務通達全球50個國家的143個港口。截至2019年11月30日,50條“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已開行1600多個航次。
【同期】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 副總經(jīng)理 李南
(國際)海鐵聯(lián)運過境集裝箱(進入廈門港),等于是我們作為中轉貨物(站點),(集裝箱)在中國國內(nèi)直接過境就直接可以通關過去,不做任何查驗手續(xù)。那這些貨物到廈門之后,就直接海關做簡單處理,直接就轉運無縫對接到中歐班列上面去,用火車直接運到中亞地區(qū)。
【解說】聽完介紹,不少媒體代表連忙拿起手中的設備,邊走邊問,生怕錯過每一個細節(jié)。
【同期】巴基斯坦獨立新聞社 編輯 伊姆蘭·阿里
廈門港是個非常大的港口,當我聽到廈門港口一年有1000多萬集裝箱的吞吐量,各國的貨物在這里進出包括巴基斯坦和其他國家,這是個很大的貿(mào)易。
【解說】參訪完“絲路海運”后,媒體代表們隨即乘車來到廈門海滄,近距離感受中歐班列的方便與快捷。從單一線路到如今多線并行,中歐(廈門)班列實現(xiàn)了4條線路通達歐洲波蘭羅茲、德國紐倫堡、俄羅斯莫斯科及中亞地區(qū)阿拉木圖等12個國家30多個城市。
【同期】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外交部新聞部新聞處處長 法赫里津·帕爾比耶夫
我們來到廈門,看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讓烏茲別克斯坦及其他中亞地區(qū)國家的貿(mào)易有了更大發(fā)展,中國的新技術研發(fā)也吸引了與中亞各國的經(jīng)貿(mào)聯(lián)通與往來,讓未來有了更多合作機會。
【解說】一天參訪下來,媒體代表們對于廈門海上、陸地多種物流方式的“無縫鏈接”,逐步形成陸海內(nèi)外聯(lián)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印象深刻。
【同期】韓國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 首席評說委員 高大勳
我覺得因為現(xiàn)在中國、日本和韓國三方都在見面,談“一帶一路”倡議這件事,所以廈門作為中轉站這個角色,比如說從韓日過來的這些商品,可以通過這個地方運到紐約,歐洲,也可以運到東南亞,這個地方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中轉站。所以說因為中國、日本和韓國三方都在見面,對這個方面有一個期待,廈門是很有可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解說】據(jù)悉,“感知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媒體采訪活動”由中國國務院僑辦和國務院新聞辦聯(lián)合主辦,中國新聞社承辦。
李思源 錢曉蕓 福建廈門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