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帶火上海又一打卡點 四行倉庫客流量猛增
【解說】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電影中的核心場景——上海四行倉庫客流量也猛增兩倍,成為了上海新的“打卡地”。
8月27日,記者前往了四行倉庫。盡管當天是工作日,現(xiàn)場仍是人頭攢動,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
四行倉庫館長馬幼炯告訴記者,如今的客流量僅在2015年剛開館時才見到過。因為疫情原因,目前紀念館實施預約制,平日限流2500人,周末限流2800人。如今,8月和9月首周周末的預約名額都已經(jīng)滿額。
【同期】四行倉庫館長 馬幼炯
因為人比較多么,我們現(xiàn)在。本來在一線服務的都是我們的客服人員么,現(xiàn)在客服人員因為人手比較緊張,我們很多在二線辦公室的同事也調到一線,大家一起幫忙。
【解說】上海四行倉庫始建于1931年,原是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yè)銀行)的聯(lián)合倉庫。因1937年在淞滬戰(zhàn)爭尾聲時發(fā)生的保衛(wèi)戰(zhàn)而聞名,參與保衛(wèi)戰(zhàn)的戰(zhàn)士們被稱為“八百壯士”。
現(xiàn)場,記者看到了不少年輕人的身影。8歲的宗薛昊和他的小伙伴瞿子予前幾日一起看了《八佰》電影,很感動,便想來實地看看。
【同期】游客 宗薛昊
因為我們長大都想成為軍人,拿著槍(保衛(wèi)祖國)。
【解說】位于晉元紀念廣場的西墻,是四行倉庫建筑外部人氣最高的“打卡地”。在西墻下,不少前來參觀的游客們自發(fā)地用花束、水果、飲料來祭奠戰(zhàn)士的英勇。
當日,上海市民王喆也與兒子帶著一束鮮花前來參觀并祭奠。他表示,有必要帶著孩子一起來體會,當時前輩們的保家衛(wèi)國的精神,讓他學會感恩,知道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
【同期】游客 王喆
作為上海人,對四行倉庫和淞滬抗戰(zhàn)(紀念館),我們從小的教育里面就有,(課本)題材里面也有。正好借著電影《八佰》的機會,就過來看一下,體驗一下。
【解說】十歲的陳彥諾在看了電影《八佰》后,主動要求他母親帶著他來看展,了解戰(zhàn)士們更多的故事。
【同期】游客 陳彥諾
看這個電影以后,我覺得,這些人都很勇敢,我想了解一下更多的資料。所以就跟媽媽提了這個要求,就說想來在這里看一下。
【解說】據(jù)悉,四行倉庫正在積極搜集當年的相關史料,預計在未來對展陳物品進行更新、升級。
徐明睿 李秋瑩 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