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警署百米壁畫“新生” 最小參與者僅6歲
【解說】位于彌敦道與太子道西交叉口的旺角警署,外墻有一副百米壁畫,畫作中可見,昏暗天空下,警員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挑戰(zhàn),向前奔赴。畫面穿插旺角、太子一帶的地標,如花墟、雀仔街、金魚街、雷生春等,以及不同膚色、種族的居民。逐漸,畫面上天氣由陰轉晴,狂風暴雨后重現(xiàn)彩虹。新壁畫策展人歐陽鳳盈日前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壁畫不僅表達旺角區(qū)的建筑與文化,更想表達社區(qū)“共融”。
【同期】壁畫策展人 歐陽鳳盈
太子、旺角里面所有的花墟、雀仔街、旺角大球場、雷生春以及一些著名的商場建筑都融合在里面,再畫一些社區(qū)里的情景,表達出我們與社區(qū)的接洽。
【解說】歐陽鳳盈表示,墻壁的壁畫創(chuàng)作與紙質創(chuàng)作有本質的區(qū)別,不能像在畫紙上一筆一畫都很細致,因此也有著特殊的創(chuàng)作方式。
【同期】壁畫策展人 歐陽鳳盈
在紙上畫,其實一筆一劃可以很簡單或者很細致都行的,但是在壁畫上,你不可以太細致,因為會增加難度。所以我們有一些壁畫師、藝術家給了意見,將我們原先那幅畫簡單化以及用插畫的形式,讓線條上簡單易明以及色彩繽紛,希望更多的社區(qū)人士參與,是一個填色的效果,就更容易去完成整幅壁畫。
【解說】據(jù)悉,填色環(huán)節(jié)則共邀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其中,包括專業(yè)人士、家庭主婦、青少年等,最小的參與者年僅6歲。40多位壁畫師和義工合力從去年11月中旬起,歷時2個月完成壁畫。歐陽鳳盈強調,無論新壁畫還是舊壁畫,對于“共融”二字的表達都尤為著重。
【同期】壁畫策展人 歐陽鳳盈
之前的壁畫是有一條龍的,那條是金色的,長一百米。一條龍上面,那條龍戴著一頂警察帽子,龍上坐了很多不同的各界人士一起去參選。表達的意思也是社區(qū)共融。
【解說】歐陽鳳盈表示,旺角警署的舊壁畫在2019年“修例風波”中被暴徒破壞。新壁畫中融入天氣由陰轉晴的畫面正寓意著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后,旺角社區(qū)由混亂重回安寧。
【同期】壁畫策展人 歐陽鳳盈
兩年前的社會事件,旺角區(qū)也是一個重災區(qū),導致很多市民人心惶惶。所以我看到這個情況,去年又推出了(香港)國安法,一直到現(xiàn)在,社會基本是平靜和和平回來了,所以天氣也是表示了無論任何的風風雨雨,或是過往有多么傷心,或是天氣有多么差,但是我們展望將來,我們有一個彩虹和一個陽光的氣色,希望跟市民心境(跟畫)一樣,抱著一個希望和未來。
【解說】歐陽鳳盈表示雖然黑暴已經(jīng)過去,但是香港仍受新冠疫情所困,因此對壁畫有著新的寄望,希望傳達出社會“共融”,齊心抗疫的理念。
【同期】壁畫策展人 歐陽鳳盈
這幅壁畫出來了,國安法也出臺了,社會開始穩(wěn)定了,我很期盼的是社會不要再那么撕裂。通過這幅壁畫讓社會更加共融。(尤其是)我們這段時間就要齊心抗疫,也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不要再有什么紛爭、斗爭等,我們希望社會上是一致,也是齊心團結的。
記者 梁源 香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