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縣:嬉魚燈鬧元宵 民俗傳承600年
2月24日,中國傳統(tǒng)村落——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溪頭鎮(zhèn)汪滿田村的村民們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嬉魚燈活動,取慶祝豐年、年年有余(魚)之意,大家在歡樂的氣氛中歡度元宵佳節(jié)。而這一民俗已經(jīng)傳承了600多年。
夜幕降臨,伴隨著鏗鏘的鼓點和絢麗的煙花,氣勢宏大的嬉魚燈隊伍開始沿村莊巡游,每條魚燈由七八個壯漢抬著向前游行。
汪滿田魚燈在制作工藝上十分講究,魚架全部用毛竹青片,所用的紙全部是棉紙。魚燈彩繪魚鱗,額寫“王”字,大的長約七米,需七八個壯漢才能舞動;最小的魚燈一米以下,孩童舉游即可。
汪滿田的魚燈起源于明初,每年的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魚燈前后要嬉四天。時至今日,嬉魚燈已演變成當?shù)貍鞒袀鹘y(tǒng)文化和美學(xué)的一種民俗活動,成為這個村莊一年一度的祈福盛事。(凌利兵 鄭宏 胡發(fā)正 張強 制作 隋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