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媒體探訪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祁門紅茶制作技藝
4月24日,由中國新聞社聯(lián)合中共黃山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海外華文媒體走讀黃山”活動一行記者,走進安徽祁門紅茶博物館,探訪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祁門紅茶制作技藝。
祁門紅茶因產于安徽省祁門縣而得名。1915年,祁門紅茶參加“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榮獲金獎。2008年,祁門紅茶制作技藝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當日,在安徽祁門紅茶博物館,來自加拿大、日本、菲律賓、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qū)的華文媒體記者,深入祁門紅茶制作車間,拍攝工藝流程,采訪工人師傅,體驗紅茶揉捻工藝,品鑒紅茶品質。
據了解,傳統(tǒng)的祁門紅茶全系手工制作,其質量取決于制作工夫,因此祁紅又有“祁門工夫”之稱。祁紅制作技藝分為初制和精制兩大部分,其中初制包括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等工序,精制包括篩分、切斷、風選、揀剔、復火、勻堆等工序。(記者 劉浩 制作 呂慧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