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信眾雨中遙祭媽祖 紀念鄭成功請媽祖赴臺360周年
【解說】5月4日,恰逢“海上女神”媽祖誕辰日,為紀念360年前鄭成功從廈門朝宗宮恭請三尊媽祖圣像隨艦赴臺灣,并將媽祖圣像供奉于臺南正統(tǒng)鹿耳門圣母廟,兩岸信眾在誕辰日前夕聚首朝宗宮舉行遙祭儀式。
【解說】春季細雨連綿,坐落于廈門沙坡尾避風塢一隅的朝宗宮燈籠高掛,兩岸信眾和各界人士沐手、焚香、三跪九叩,誦讀祝文,敬獻花果,遙祭供奉于臺南的三尊媽祖圣像。
【同期】廈門文史專家 彭一萬
(鄭成功)在鹿耳門那個地方,登陸的地方建立一個媽祖廟,并且把這三尊媽祖像就陳列在那邊,現(xiàn)在就是臺灣正統(tǒng)鹿耳門媽祖廟,所以這三尊(媽祖)像跟廈門關系很密切,尤其是跟鄭成功關系很密切,鄭成功我們稱他為“國姓爺”,所以人家說這個是“國姓爺”請來的媽祖,所以就簡稱她為“國姓媽”,這是她的來龍去脈。
【解說】原計劃邀請臺南媽祖圣像重回故地,再走當年鄭成功走過的航線返回臺南,因疫情打亂了計劃,朝宗宮管委會決定請出宮內傳承最久遠的媽祖圣像,同時用遙祭的形式朝臺南方向寄托對“國姓媽”的思念。
【同期】廈門朝宗宮 管委會主任 林招治
我們這一次(祭典)全部是古色古香,因為360年前都是古色古香,所以我們這一次也把我們的鄉(xiāng)愁,本來的古色古香的比如說貢獻什么拜什么,把古禮顯示出來,才知道說我們360年前就是這樣古禮拜的。
【解說】作為祭典的主祭人,臺南正統(tǒng)鹿耳門圣母廟榮譽會長吳進忠常年在廈門工作生活,此次前來朝宗宮遙祭“國姓媽”,彌補了疫情期間難以回到家鄉(xiāng)祭拜媽祖的遺憾。
【同期】臺南正統(tǒng)鹿耳門圣母廟 榮譽會長 吳進忠
對我來講意義特別大,今年我剛好疫情的關系,所以我就沒回到臺灣去給媽祖祝生日,剛好這次在這邊遙?!皣諎尅?,剛好利用這個機會來到這邊遙祭,也了卻我一個心愿。
【解說】從小在鹿耳門長大的吳進忠對“國姓媽”的故事耳熟能詳,他希望借文化交流,凝聚媽祖愛,推動兩岸情。
【同期】臺南正統(tǒng)鹿耳門圣母廟 榮譽會長 吳進忠
臺南剛好就是鄭成功延平郡王,當初在設臺的時候是一個行政治理中心,所以那個時候跟鄭成功離不開的這種聯(lián)結關系,所以我們對那個時候的鄭成功跟媽祖文化的這種關系是聯(lián)結在一起的,所以除了稱呼媽祖,也稱呼“國姓媽”。
【解說】據(jù)了解,廈門朝宗宮有著近400年的歷史,清朝康乾百年間,官方指定唯一通往臺灣的渡口,即設置于朝宗宮前駁岸。
李思源 陳芷汀 福建廈門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