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涉僑法規(guī)

《鼓浪嶼華僑》日前完成大綱 書寫琴島華僑史詩

2014年12月17日 10:26   來源:廈門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鼓浪嶼僑聯(lián)三樓正在布展,預計元旦前后對外開放。(《廈門日報》/黃曉波 攝)
    鼓浪嶼僑聯(lián)三樓正在布展,預計元旦前后對外開放。(《廈門日報》/黃曉波 攝)
中國僑網(wǎng)《琴書》是一封寫給音樂的“長情書”。(《廈門日報》/黃曉波 攝)
《琴書》是一封寫給音樂的“長情書”。(《廈門日報》/黃曉波 攝)

  無論是漂洋過海的“番客”,還是歸來筑巢的華僑,鼓浪嶼永遠是他們的家園,家國的情懷,始終在他們心頭涌動。

  記者獲悉,借助鼓浪嶼整治提升的契機,鼓浪嶼街道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組織編寫《鼓浪嶼華僑》一書,全面挖掘和記錄鼓浪嶼僑史,歷時一年收集梳理,日前完成大綱。鼓浪嶼僑聯(lián)主席許一心透露,該書將力爭在明年春季付梓出版,與此同時,(福建廈門)鼓浪嶼僑聯(lián)正根據(jù)大綱加緊布置“鼓浪嶼華僑展”,預計明年元旦前后對外開放參觀。

  鼓浪嶼僑史的整理編撰,只是一個縮影?;仡欉@一年,鼓浪嶼在歷史、文化的挖掘梳理上可圈可點,書籍、影像、活動“百花齊放”:《琴書——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圖典》出版,《鼓浪嶼的故事》系列叢書編印了五輯,定位為“小百科全書”的《鼓浪春秋》也蓄勢待發(fā);微電影《回眸鼓浪嶼》開播,紀錄片《鼓浪嶼往事》正緊張拍攝;與此同時,馬約翰、林巧稚等“名人牌”也越打越響,不斷提升著鼓浪嶼的文化知名度。

  《鼓浪嶼華僑》目前完成大綱

  “鼓浪嶼華僑對鼓浪嶼乃至廈門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貢獻巨大。他們承載著太多文化價值,是不能被遺忘的一個群體?!闭劶熬帉憽豆睦藥Z華僑》的初衷時,申遺顧問、文史專家何丙仲說。

  何丙仲是《鼓浪嶼華僑》“編撰小組”的主要成員之一,除了他,“編撰小組”還包括了市圖書館原副館長陳峰,以及深諳鼓浪嶼歷史、對島上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的許一心、謝達謙、白樺等人。他們有幾個共同的特點:都是老鼓浪嶼人,都有華僑背景,都是鼓浪嶼僑聯(lián)成員。

  編寫《鼓浪嶼華僑》的想法始于去年年底鼓浪嶼整治提升的啟動。許一心回憶說,當時看著島上各項文化提升都邁開步伐向前,他們也受了“刺激”,尋思著為鼓浪嶼華僑文化做點什么,于是,在鼓浪嶼街道的支持下,“編撰小組”成立了,以編寫成書為目標,開始挖掘、梳理島上僑史。

  起先,“編撰小組”打算在今年5月完成大綱,誰知“仰之彌高”,越是挖掘,各種史料越是層出不窮,一部璀璨斑斕的鼓浪嶼僑史,讓“編撰小組”也不禁嚇了一跳。

  許一心透露,接下來,他們將按大綱編寫成書,爭取在明年春季定稿,目前已經(jīng)與廈門大學出版社簽好出版協(xié)議,成書字數(shù)約在20萬至25萬之間。

  “鼓浪嶼華僑展”元旦前后開放

  編寫《鼓浪嶼華僑》還有“配套活動”:“鼓浪嶼華僑展”。

  目前,龍頭路僑聯(lián)樓三樓正在為“鼓浪嶼華僑展”抓緊布置中, 預計在明年元旦前后完成,并長期對外開放,免費參觀。

  展覽依托《鼓浪嶼華僑》大綱的基礎(chǔ),以在鼓浪嶼長期生活過、與鼓浪嶼有著深厚淵源的華僑名人為線索,分為“鼓浪嶼華僑與民主革命”、“鼓浪嶼華僑與城市建設(shè)”、“鼓浪嶼華僑與興辦實業(yè)”、“鼓浪嶼華僑與文教公益事業(yè)”四大部分布展。

  【觀察】

  文史挖掘百花齊放

  回顧2014年,在鼓浪嶼整治提升的帶動下,類似《鼓浪嶼華僑》編撰這樣的鼓浪嶼歷史、文化挖掘梳理工作,呈現(xiàn)出了“百花齊放”的繁榮態(tài)勢。

  1、“小百科全書”《鼓浪春秋》交付出版社審校

  有些成果落在紙面上。

  要論傳播力,故事最容易——今年年初,以挖掘、弘揚鼓浪嶼的歷史文化為宗旨的《鼓浪嶼的故事》第一輯編印出爐,隨后以每六周一輯的速度,一連編印了五輯。書如其名,整套書以故事的形式,著眼于島上歷史上的風云人物及社團組織,72篇故事,覆蓋了弘一法師鼓浪嶼閉關(guān)修行的緣由、巴金與鼓浪嶼的傾心一晤、島上曾經(jīng)的神秘“幫派”廈門共濟會秘史等等。同期完成的,還有填補鼓浪嶼口述歷史空白的《鼓浪嶼口述實錄》。

  音樂之島,少不了音樂書典。今年年中,《琴書——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圖典》首發(fā)。《琴書》由五大章節(jié)和五個附錄組成,圖文并茂地介紹了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館藏鋼琴的深厚文化底蘊和人文故事,是一本關(guān)于鋼琴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在附錄中,讀者可以感受到胡友義家人、好友對他的深深緬懷和敬意,了解鼓浪嶼作為“鋼琴之島”、“音樂之島”的藝術(shù)內(nèi)涵。從另一個層面講,《琴書》也被視為胡友義以鋼琴博物館為載體寫就的一封給音樂的“長情書”,作為面向鼓浪嶼游客的珍貴旅游紀念書,成為鼓浪嶼旅游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升級的樣板與鼓浪嶼申遺及對外交流的重要材料。

  時至年末,除了完成大綱的《鼓浪嶼華僑》外,一套定位為“小百科全書”的《鼓浪春秋》叢書也已交與出版社審校。這套叢書由外地文史專欄作家寫作,本地文史專家編審,按照經(jīng)濟、人物、宗教等七個類別分為七本。

  2、紀錄片《鼓浪嶼往事》計劃登陸央視

  有的成果則借助于影像呈現(xiàn)。

  今年3月,關(guān)于鼓浪嶼的十集系列微電影《美麗廈門·回眸鼓浪嶼》開播?!痘仨睦藥Z》由省著名文史專家鄭國珍教授擔綱總編劇,本土導演呂祖松執(zhí)導?!啊痘仨睦藥Z》不僅僅是站在歷史上說歷史?!眳巫嫠山榻B,影片除了歷史背景,還加入了戲劇元素,還原上世紀初的鼓浪嶼,反映鼓浪嶼人文精神、以廈門本土真實故事為素材改編,涉及林語堂與廖家大院的羈絆、最早在鼓浪嶼發(fā)展西醫(yī)的郁約翰的故事、菽莊花園、家庭音樂會等,電影鏡頭的串聯(lián),將觀眾再次帶回到鼓浪嶼的歷史傳奇中。

  另一套紀錄片《鼓浪嶼往事》也已完成大綱,正在抓緊拍攝制作中。目前計劃制作成5集共50分鐘,后期還計劃把5集合并精剪為20分鐘的單集版本,登陸央視播放。

  3、“名人牌”越打越響

  文化挖掘,繞不開“人”,一年來,馬約翰、林巧稚等“名人牌”,越打越響。

  10月底,兩岸清華七人制足球邀請賽在鼓浪嶼舉行。據(jù)清華校友總會秘書長郭?挪┦拷檣埽?獬∽闈蛉?故橇槳肚寤?諞淮窩≡裨詒本?、休嗰裔j獾牡胤嬌?溝奶逵?渙骰疃????匝≈泄睦擻歟??強粗辛槳肚寤?牘睦擻斕奶厥庠ㄔ礎(chǔ)??寤?逵?謀曛拘勻宋鎩⒃?吻寤?笱逵?恐魅蔚穆碓己步淌冢?褪峭遼?臉さ墓睦擻烊耍?彩槍睦擻煲恢弊帕Υ蛟斕囊徽盼幕????/p>

  位于原荷蘭領(lǐng)事館二樓的馬約翰紀念館、以“馬約翰”命名的體育場、毗鄰馬約翰體育場而建的馬約翰廣場、高2.25米的馬約翰銅像……鼓浪嶼打造馬約翰品牌的努力讓清華人印象深刻,郭?旁諶?笏擔?淺OM?髂昊估辭俚骸耙鄖蚧嵊選薄?/p>

  也就在不久前,毓園景觀改造提升工程完成。

  作為鼓浪嶼人、人民醫(yī)學家林巧稚的紀念園,毓園每年都吸引大量醫(yī)學工作者和游客前來參觀游覽。巨大的人流給毓園帶來不少壓力,再加上建園30年來,很少進行較大規(guī)模的修復,毓園部分區(qū)域土地裸露、設(shè)施老化,石頭書頁上的墓志銘也掉了色。

  一切都隨著這次改造提升而改變:園內(nèi)兩棵標志性南洋杉的樹壇壇沿鋪設(shè)了新的大理石條,成為游客小憩的好去處;石頭書頁的字重描上色,墓志銘清晰可見;園中小道旁已立起圍欄,圍欄內(nèi),植物一片生機勃勃……“提升毓園環(huán)境,把林巧稚的精神發(fā)揚光大,是一件充滿正能量的事?!薄稄B門日報》原副總編輯、傳記文學《林巧稚》的作者郭建堯說,鼓浪嶼還可以進一步挖掘包括林巧稚在內(nèi)的諸多“名人元素”。(黃曉波)

【責任編輯:王海波】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涉僑法規(guī)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