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批珍貴僑批新近“入檔” 見證海絲歷史

泉州網(wǎng)10月23日訊 (記者朱彩云 通訊員劉揚宇 文/圖)1893年!這是泉州市檔案館館藏最早的一封僑批年份。近日,記者從泉州市檔案館獲悉,該館新近從民間征集到一批珍貴的僑批檔案,其中一封年代為1893年。
此次征集到的僑批檔案共270件,僑批內(nèi)容豐富,品種多樣,品相完好,特色明顯,是不可多得的珍品。這些僑批時間為1893年—1951年,把泉州市檔案館館藏僑批檔案最早時間提前到十九世紀。僑批檔案中有一套2件僑民在僑居國的證件及中國領(lǐng)事館的證明,為該館館藏僑批檔案種類填補了一項空白。此外,僑批檔案中含有50多個批信局批簽,目的是為方便寄批者提供快捷便利服務(wù),批簽各具特色,為研究批信局運營方式提供了依據(jù)。值得一提的是,這批僑批檔案中又有一個家族僑批共200件之多。
泉州市檔案館負責(zé)人表示,當(dāng)前,泉州正在牽頭開展“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工作,僑批檔案作為僑鄉(xiāng)泉州海外移民活動的珍貴檔案史料遺存,和海上絲綢之路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關(guān)系,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見證。檔案部門今后將進一步揚己所長,主動作為,積極開展僑批檔案研究開發(fā)利用工作,為海絲申遺工作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