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走進緬甸 緬甸人學唱中文歌
3月26日至4月6日,“感知中國”緬甸行系列活動在緬甸多地陸續(xù)舉行。在一系列展演交流活動中,云南元素與緬甸藝術家的表演交相輝映、珠聯(lián)璧合,展示了中緬傳統(tǒng)文化的瑰麗畫卷。通過多元化合作,以更親和的方式,貼近普通國外民眾,譜寫中緬兩國“親、誠、惠、容”的友誼新篇。
通俗 讓文化交融相通
“歌曲是一種藝術,一種文化,它不分種族,不分國界,所有人都能通過歌曲去感受一種文化,并對這種文化產(chǎn)生了解的興趣?!?緬甸曼德勒福慶學校校長李祖清表示。作為“感知中國”緬甸行系列活動重要內容之一,“學唱中文歌曲大賽”4月1日在緬甸曼德勒國家歌劇院舉行,來自緬甸5省4邦的選手們,用一首首中文歌曲拉開了“感知中國”緬甸行系列活動的序幕。
學唱中文歌早已成為緬甸普通民眾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渠道,“很多人的觀念里可能會認為高雅藝術才是文化的代表,其實從傳播和接受方式看,流行歌曲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尤其是在年輕一代的群體中?!甭吕胀鈬Z大學教師蔡維婭以她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說,“雖然現(xiàn)在緬甸很多家庭都認為讓年輕人學會漢語很重要,但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漢語卻找不到渠道或方法。”雖然很多年輕人參賽的初衷是因為喜歡唱歌,但在準備歌曲的過程中,不但需要學習每個漢字的發(fā)音和詞句意思,而且還影響了周圍一大批同齡人共同參與進來。
20歲的阿卡在大學選擇了學習中文,“現(xiàn)在到緬甸做生意的中國人很多,如果做翻譯能有很多機會進入各個行業(yè)。但要做好一名翻譯僅僅會講漢語還不行,應該了解更多中國文化才能讓兩種不同的語言溝通交流。”阿卡打算畢業(yè)后到中國繼續(xù)進修,他覺得到時候唱幾首中國流行歌曲,能夠讓自己很快在中國找到許多朋友。
親和 讓交流形成共鳴
云南與緬甸山水相連、人緣相親、文緣相近,因此,首次在緬甸舉辦的“感知中國”系列活動充滿了多彩的云南元素。遠親不如近鄰,來自云南紅河州歌舞團等單位的30余位優(yōu)秀演員精心準備了一個個充滿地方、民族特色的節(jié)目,讓緬甸觀眾備感親近。
歡快熱烈的節(jié)目引得臺下觀眾笑聲掌聲不斷,“我相信其他緬甸觀眾和我一樣已經(jīng)看懂了節(jié)目表達的故事。通過生動親和的表現(xiàn)形式,讓人覺得一下就知道了他們的生活和習俗。中緬兩國本來就是胞波,這樣的活動讓我們在很親切的氣氛中增進了了解?!痹趦缺榷?,觀看了“感受中國”緬甸行活動開幕式表演的仰光調頻電臺執(zhí)行總監(jiān)朵桑桑英說。
青年舞蹈家楊伍認為,“東南亞各國跟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相似也有不同。比如孔雀舞在這些國家都有同類舞蹈形式,但東南亞國家的孔雀舞更注重傳統(tǒng)的繼承和表現(xiàn)?!睆难莩鲂Ч麃砜?,楊伍在曼德勒和內比都的兩場演出都頗受歡迎,很多第一次看到《雀之靈》的緬甸觀眾豎起大拇指由衷贊嘆“不可思議的孔雀精靈”。
引起共鳴,參與互動,文化交流才有了溝通的基礎和發(fā)展的生命力。在舞臺上為緬甸觀眾演唱了民族歌曲的李懷秀、李懷福姐弟倆特意在“學唱中國歌大賽”現(xiàn)場教唱佤族酒歌“加林賽”,把決賽現(xiàn)場的氣氛調到了一個高潮,連后臺準備比賽的選手們也忍不住跟著唱個不停。
4月3日,首部中緬合拍的42集大型電視連續(xù)劇《舞樂傳奇》在緬甸仰光舉行首映儀式。緬甸作家吳茂興奮地說:“非常高興能有這樣一部反映中緬文化的電視劇,它既是真實的歷史,又融入了很多現(xiàn)代的元素,一定會讓很多緬甸人喜歡?!倍鳤RT ZONE電影制作公司總裁覺爽明認為,這部電視劇的成功合作,為兩國文化交流合作開辟了新的、更易為大眾接受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