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機遇與挑戰(zhàn)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機遇與挑戰(zhàn)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 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機遇與挑戰(zhàn)國際學術研討會8月29日以線下線上方式舉行。研討會主會場設在上海。中國非洲史研究會顧問、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舒運國,達之路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烈輝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詞。非洲聯盟駐華代表處代表Rahamtalla M. Osman、津巴布韋駐華大使Martin Chedondo、萊索托駐華大使Setenane在研討會上先后發(fā)表主旨演講。中國非洲史研究會會長李安山,中國非洲史研究會顧問劉鴻武,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副會長沐濤、洪永紅、李智彪,埃及蘇大孔子學院外方院長、漢學家Hassan Ragab,尼日利亞阿巴丹大學歷史系主任Olutayo C. Adesina,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歷史系教授Ayooeji Olukoju也出席了研討會。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張忠祥主持了開幕式,并在閉幕式上對研討會作了總結。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副教授張瑾主持了閉幕式。
舒運國在致詞時代表研討會主辦方向與會者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肆虐全球,嚴重沖擊了世界各國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對國際關系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中非關系也不例外。如何主動應對挑戰(zhàn)?如何積極捕捉機遇?成為我們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令人欣喜的是,這種思考正在不斷拓寬和深化??梢韵嘈?,今天的研討會一定能夠成為相互溝通和交流和平臺。中非學者和朋友可以通過交流,促進了解,增加共識,共同推動中非友好合作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
舒運國還介紹了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的相關情況。他說,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在20多年的對非研究歷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心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三個領域:非洲歷史、非洲經濟和中非關系。每年出版兩本雜志《非洲經濟發(fā)展報告》和《非洲經濟評論》。每年發(fā)表相關研究成果,包括論文和專著等。2020年出版了《大津巴布韋學術史論》、《列國志·馬里》(修訂本)。每年翻譯引進國際上有影響的有關非洲的研究成果。近兩年出版了奧斯汀的《非洲經濟史》,以及范西納的《作為歷史的頭口傳說》和阿拉戈的《非洲史學史》等譯著。
舒運國表示,作為國家教育部的國別與區(qū)域研究基地,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努力發(fā)揮研究基地的平臺作用,每年都舉辦兩次學術研討會,上半年、下半年各舉辦一次,研討主題分別為非洲現狀問題和非洲歷史問題。
研討會由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辦,并且得到了中非聯合研究交流計劃和達之路國際控股集團的支持。相關議題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一帶一路”與中非經貿合作、“一帶一路”與新冠肺炎疫情、“一帶一路”與中非關系的長效發(fā)展。
研討會共分四個時段進行。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副會長、原中國駐盧旺達大使舒展先生,原中國駐津巴布韋等國公使銜參贊茍皓東,中國非洲史研究會顧問舒運國,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偉才先后主持了各個時段的研討。
張忠祥在對研討會作總結時表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功,建成了一批標志性項目,如蒙內鐵路、亞吉鐵路等。中國與非洲國家對共建“一帶一路”都有很大的興趣與需求,因為這是互利共贏的。在新形勢下,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性在上升。當然,共建“一帶一路”也會遇到諸多挑戰(zhàn),需要中非雙方共同應對??偟膩砜?,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機遇遠遠大于挑戰(zhàn),中非共建“一帶一路”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功。今天的研討會有三個特點:第一,內容非常豐富,既有宏觀思考,又有個案研究,涉及面很廣。第二,參會人員有比較廣泛的代表性,有外交官、學者、企業(yè)負責人、媒體從業(yè)人員等。第三,與會者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觀點和建議。
出席研討會的還有中國非洲史研究會秘書長、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非洲室主任畢健康,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帶頭人、上海師范大學外國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朱振武,中國社會科學院創(chuàng)新項目《中國對非洲投資戰(zhàn)略研究》、《中國與非洲產能合作重點國家研究》首席研究員姚桂梅,中國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西亞非洲》常務副主編安春英,南京大學非洲研究所所長張振克,廣東外貿大學非洲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劉繼森,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李洪峰,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發(fā)展合作研究院院長黃梅波,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黨委書記王珩,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西亞非洲》編輯部副主任詹世明,浙江師范大學中非國際商學院副院長何曙榮,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朱偉東,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劉海方,電子科技大學西非研究中心主任趙蜀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合作室主任祝鳴,上海師范大學國際合作處副處長陳志祿,湖南師范大學教授陳曉紅,深圳市中非智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惠紅林,《非洲華僑周報》總裁南庚戌,以及其他來自中國和非洲的專家學者等共計100余人。(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