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為防疫縮減年終假期 專家擔憂吁完全取消假期
中新網12月4日電 據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印度尼西亞兩次小長假導致新冠疫情急劇惡化后,當局宣布2020年的年終假期從原有的11天減少為8天。不過防疫專家仍表示擔憂。
疫情暴發(fā)后,印尼政府決定將5月開齋節(jié)的四天公共假期延至12月28日至31日,這讓年終假期能從12月24日的平安夜,一直到2021年1月3日,共計有11天。
不過,印尼政府內部商議后決定,原本的圣誕節(jié)假期(12月24日與25日)和元旦假期(1月1日與2日)不變,但取消12月28日至30日的三天假期,31日則作為彌補2020年的開齋節(jié)假期。
由此,原本的11天連續(xù)長假,就變成12月24日至27日,以及12月31日至2021年1月3日等兩段各4天假期。
然而,印尼的防疫部門、衛(wèi)生專家,以及許多地方政府官員對這樣的假期安排仍表示擔憂。
其實他們的擔心并非毫無理由,今年7月和10月兩次連續(xù)多日的小長假結束后,印尼全國各地的確診病例都增長迅猛。
另外,11月底的一項最新調查也顯示,當地75%民眾準備在年終假期外出旅游。
印尼醫(yī)生協(xié)會主席達恩呼吁中央政府縮短年終假期,最好是完全取消,以防出現新一波疫情。他說,印尼已有超過180名醫(yī)生死于新冠,全國各地醫(yī)護人員都因疫情嚴峻而疲于奔命。
2020年3月2日,印尼發(fā)現首起確診病例,至今已有九個月,疫情絲毫不見好轉。這讓當地許多民眾雖然身體沒遭病毒侵害,但內心卻已經“生病”。
據報道,害怕失業(yè)、幽閉空間恐懼癥、居家工作時無法專注、與家人和朋友互動有限、無法負擔日常需求等,如今都成了許多印尼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印尼精神科醫(yī)生協(xié)會的研究報告顯示,疫情造成的種種不確定性,給人們帶來了心理負擔甚至沖擊,疫情暴發(fā)后,患上嚴重精神疾病的年輕人增加。
截至10月底,有5661人在印尼精神科醫(yī)生協(xié)會網站接受心理健康自我測試,其中68%確實正面臨心理問題。其中最感到焦慮的人是20歲以下青年,其次是20歲至29歲的人。有自殺念頭的人,則以18歲至29歲群組的人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