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上映:還原泰坦尼克號上的中國幸存者的故事
中國僑網(wǎng)4月16日電 題:一百年后,他們的故事終于為人所知……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號沉沒,2224名船員和乘客中僅有705人幸存,其中包含6名中國人。
所有幸存者到達美國紐約后,都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但6名中國人卻在24小時之內(nèi)被美國驅(qū)逐出境。他們的逃生經(jīng)歷幾乎不被記錄,甚至被刻意抹去。
2021年4月16日,紀錄片《六人》上映,最大程度還原了6名中國人當年的故事。以當時華人移民群體的普遍經(jīng)歷,映照當下的種族主義和反移民政策,不禁令人深思。
“美國夢”
“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里被賦予某些不可讓渡的權(quán)利,包括生命權(quán)、自由權(quán)和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p>
——《獨立宣言》
1912年4月10日上午,英國南安普頓港擠滿旅客與送行的人群。手握編號1601、價值56英鎊9先令11便士的三等艙船票,中國人Fang Lang和他的七名同伴挨個走上舷梯。登船之前,他們的職業(yè)是水手。
他們最終在位于巨輪下層甲板的三等艙落腳。兩天之后,經(jīng)停愛爾蘭皇后鎮(zhèn)(現(xiàn)為科夫)港口后,泰坦尼克號向開闊深遠的北大西洋駛?cè)?。此時,與8個中國人同在船上的共有一等艙乘客338人、二等艙乘客279人、三等艙乘客704人及船員908人。
19世紀中期,在淘金熱的吸引下,大批華人來到美國。他們開設洗衣坊、中餐廳、雜貨店。30年里,約30萬華人移居美國,大多數(shù)定居于美國西海岸。
華人移民還為美國國家建設以及經(jīng)濟、體制和社會結(jié)構(gòu)的塑造做出了巨大貢獻。1869年,首條橫貫美國東西部的太平洋鐵路竣工,其建造過程凝結(jié)著數(shù)以萬計華工的汗水、智慧與生命。
8個中國人為何登上泰坦尼克號,我們今天已經(jīng)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那個年代,千千萬萬華人移民正向心中的“美國夢”奔赴而去。他們相信了《獨立宣言》里描繪的美好愿景,認為通過努力就能得到幸福。
海難發(fā)生之后
“天高海闊浪波波,一條棍子救生我,兄弟一起有幾個,抹干眼淚笑呵呵?!?/p>
——Fang Lang
1912年4月14日23時40分,巨輪撞上冰山。
據(jù)《六人》導演羅飛推測,8位中國人中,Choong Foo最早意識到危險來臨,逃離到13號救生艇。資料顯示,13號救生艇中有一位東方人,不會說英文?!斑@符合Choong Foo的特征。他英文特別不好,中文也是寫不了字。”
Fang Lang與另外兩位中國乘客落入了水中。兩人溺亡,F(xiàn)ang Lang找到一塊漂浮的門板,最終被14號救生艇解救。余下的四位中國人,則登上C號折疊船逃生。
根據(jù)14號救生艇上多位幸存者的敘述,F(xiàn)ang Lang被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趴在門板上快要凍僵了。據(jù)幸存者卡羅林·哥烈回憶,F(xiàn)ang Lang被救起后,曾試圖與船上的人溝通,發(fā)現(xiàn)他們聽不懂后,就主動推開一個吃力劃槳的水手,拿起槳劃了起來。
“他就像個英雄一般,直到我們被大船救起?!?/p>
對于自己在泰坦尼克號上的經(jīng)歷,F(xiàn)ang Lang在余生中很少提起。人們只在他寫給家鄉(xiāng)臺山親人的信中,發(fā)現(xiàn)了一首詩:“天高海闊浪波波,一條棍子救生我。兄弟一起有幾個,抹干眼淚笑呵呵?!?/p>
泰坦尼克號上的2224名船員和旅客,最終生還了705人。
“一邊倒”的報道
“美利堅合眾國參眾兩院在國會通過本法后九十日內(nèi),至本法通過后十年內(nèi),華工來美的時間為,特此暫停;在暫停期間,任何中國勞工不得來美國,或在上述90天期滿后,不得留在美國境內(nèi)。”
——1882年《排華法案》
海難發(fā)生后,美國《紐約時報》和上?!渡陥蟆范歼M行了詳細報道,而8個中國人幸存了6人這一細節(jié),也引起了兩國讀者的關注,甚至引發(fā)了爭議:生還比例如此之高,中國人是否用了“不光彩”的手段逃生?
美國的《布魯克林鷹報》事后報道說:“沒人能說清這些華人從哪里冒出來的,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上了救生艇的,但他們確實坐在里面?!?/p>
很快,西方媒體的報道開始“一邊倒”。傳播最廣泛的說法,是“中國人假扮女人逃進救生船,藏在椅子下方,并擠占了女性與孩子的逃生艙位”。
羅飛查閱資料后,認為這很可能是一種誤會。那時的中國男人留辮子,會讓人以為是假扮成女人。此外也有資料顯示,C號救生艇并未坐滿,也不存在搶占女人與孩子位子的情況。“藏在椅子下方”也被驗證并不可行。
但在那個種族主義盛行的年代,這種說法一度令人深信不疑。
6人獲救后,和其他幸存者一起被送往美國。其他幸存者都被許可留在美國休息幾天,受傷的也可以去醫(yī)院救治,但因為《排華法案》,他們24小時后就被迫離開了美國。
歷史從未終結(jié)
2021年4月14日,美國參議院以壓倒性的投票結(jié)果決定,推進對抗反亞裔美國人仇恨犯罪的立法。
獲救后,F(xiàn)ang Lang更名為方榮山,一生都西裝革履,追求成為體面商人;Lee Bing輾轉(zhuǎn)到加拿大,開過一家咖啡廳;Ah Lam繼續(xù)做船員,能查到的最后行蹤,是和幾千名中國船員一起被遣送到香港或上海;LingHee也一直在海上當船員,最后去了印度,下落不明;Chang Chip在后續(xù)的某次航行中染上肺病,病死在英國;Cheong Foo因為同音的名字太多,目前仍未確認身份。
泰坦尼克號沉沒在一戰(zhàn)爆發(fā)前夜。當時,西方社會內(nèi)部隱伏著巨大的階級矛盾,而白人對其他有色人種的優(yōu)越感也臻于巔峰。這艘象征著當時最高工業(yè)成就的巨輪,也成為了當時社會階層和種族分化的生動展示。
英國紀錄片導演亞瑟·瓊斯說:“那個時代充滿了‘種族歧視’。人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但是他們的言語、行為都表現(xiàn)出白人的優(yōu)越,華人、亞洲人連同意大利人和愛爾蘭人,都被認為是不如白人的外國人?!?/p>
1912年,泰坦尼克號沉沒。船上中國乘客的故事被歪曲丑化,“黃禍”化身傅滿洲的形象也在這一年誕生。
對于當時的許多西方人,那就是中國人的縮影。雖然《排華法案》在1943年被廢除,但華僑華人在美國的地位并沒有得到明顯提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海外華僑華人屢屢遭受歧視、仇恨犯罪。
華裔老人在街頭被毆打,亞裔餐飲業(yè)者收到“是否能訂購蝙蝠”的電話……主流社會認證的“模范少數(shù)族裔”,在根深蒂固的歧視面前依然脆弱。
好在,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國,華裔也不再沉默。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4月14日,美國參議院以壓倒性的投票結(jié)果決定,推進對抗反亞裔美國人仇恨犯罪的立法。
或許,這會是個好的開始。
愿“人人生而平等”不再是一句空話,愿每個努力追求夢想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中國新聞周刊、環(huán)球網(wǎng)、參考消息網(wǎng)、南方網(wǎng)、羊城晚報、揚子晚報等;編輯:劉立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