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圣保羅國際書展舉行 中國元素成書展亮點
24日,第23屆圣保羅國際書展繼續(xù)在阿年比會展中心舉行,中國元素成為此次書展的一大亮點,顯示出巴西人對中華文化的興趣不斷提高。
在圣保羅州立大學(xué)孔子學(xué)院展臺內(nèi),七八個不同膚色的青年男女在排隊玩一個名叫“你會帶哪些書去中國?”的觸摸屏游戲。已贏得游戲的巴西姑娘和小伙子們一臉興奮地拿起中式花傘和京劇臉譜面具,在相機(jī)前擺出各種姿勢拍照留念。
4歲的索菲亞在用水筆為一幅中國仕女圖上色,她已完成了大部分的填充工作。但小姑娘似乎對配色并不滿意,她咬著筆頭,歪著腦袋審視著自己的“大作”,絲毫不理會身旁的喧囂,希望能把它畫得更美。
在索菲亞身邊,她的妹妹伊蓮娜正專心“對付”一副七巧板,這種游戲?qū)λ齺碚f似乎有點過于困難,她時不時抬起頭來望向媽媽埃利亞內(nèi),看到媽媽沒有出手相助的意思,她只好又低下頭,自己嘗試找到答案。
“她們很喜歡在這玩,不過好像這些游戲?qū)Π臀骱⒆与y了一點,中國孩子們小時候都玩這個嗎?”兩名小朋友的媽媽埃利亞內(nèi)笑著問道。
埃利亞內(nèi)說,孩子們平時能從電視上看到一些跟中國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因此全家都對中國很好奇。這次書展上看到有關(guān)中國的展臺,她就帶著孩子們進(jìn)來體驗一下。
埃利亞內(nèi)旁,坐著一名女大學(xué)生,她正好奇地擺弄著一套九連環(huán),似乎還沒有搞清楚這到底是不是種玩具。
在孔子學(xué)院展示的中文和中華文化元素中,兒童讀物和玩具占了很大比重。志愿者們表示,兒童書籍的門檻低,趣味性高,更容易吸引巴西讀者,而且符合本屆書展側(cè)重兒童教育的理念。
巴西作家塞爾吉奧在他的展臺上向圍觀的讀者介紹他的“中國三部曲”――《中國的外交策略》《鄧小平的改革》和《新中國的西藏、新疆和內(nèi)蒙古問題》。
塞爾吉奧在上世紀(jì)90年代曾作為巴西外交官在中國工作過4年,后來又多次到中國調(diào)研,他認(rèn)為巴西還不夠重視中國。
“巴西的普通民眾對中國的了解太少了,而且受到一些歐美偏見的影響。我希望能把真實的中國呈現(xiàn)給他們,讓他們真正意識到中國對巴西的意義所在,”他在接受采訪時說。
塞爾吉奧和孔院展臺只是本屆書展中國元素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和巴西政治和經(jīng)濟(jì)交往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巴西人意識到中國對巴西的重要性,并開始有興趣去了解這個文化古國。
正如巴西讀者布魯諾所說:“我在影視作品和書籍中看到的中國元素越來越多了,說明中國正在世界上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我也想了解中國?!?/p>
圣保羅國際書展每兩年舉辦一屆,是僅次于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和美國圖書博覽會的世界第三大書展。本屆書展的主題為“多元、文化與互動”,主辦方安排了密集多樣的文化活動,希望將書展打造成一次文化交流盛宴。
本屆書展從22日持續(xù)到31日,預(yù)計參觀人次將達(dá)70萬。(荀偉 王正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