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教師樂當文化使者 將中國文化帶進新西蘭課堂
作為國際部的老師,若有在國外學習生活的經歷,其教育視野和教學方式都會因此改變。這是中山華附國際部老師張俐在新西蘭學習一個多月回校任教后的感受。今年暑假期間,她和全國16名老師一起通過AFS國際文化交流組織選撥,獲得了前往新西蘭交流學習的機會。據(jù)悉,她是廣東唯一一位入選的老師。
據(jù)介紹,作為中新文化交流的使者,張俐先后在新西蘭旺阿努依市有著百余年歷史的女子中學、圣喬治學校及近百年歷史的凱托克學校、邱頓學校交流與學習,為當?shù)貙W生開設對外漢語、剪紙、京劇、武術、書法、名勝、廚藝(包餃子)等課程,歷時一個月。多姿多彩的中國文化課程受到當?shù)貛熒臒崃覛g迎,令所在學校掀起了一股股炫麗的中國風。四所學校的校長均對張俐的授課和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當?shù)貓蠹垖λ慕逃虒W體驗也進行了詳細報道。
據(jù)了解,AFS國際文化交流組織(AFS Intercultural Programs)是一個從事國際間教育交流的非盈利性民間國際組織。作為AFS國際文化交換項目學校,中山華附每年都會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到該校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同時也派出學生和老師到國外交流,特別是能讓非英語教師到英語國家交流學習。這種交流加快了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提升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雙語”教學水平,拓展了對外交流、合作的渠道,提升了學校國際化的辦學水平。(高薇 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