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杭州大廚丁灶土:一手拉出四千根龍須面老外看呆

2014年09月28日 15:12   來源:今日早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丁灶土曾經出現(xiàn)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胡元勇 攝)
丁灶土曾經出現(xiàn)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胡元勇 攝)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杭州人來人往的南星橋,有一間專做杭幫菜的小館子。年幼時的丁灶土,跟隨父親在這間小飯館里度過了童年時代。

  雖然只是幫忙打雜,卻讓丁灶土初次接觸到了這個美饌紛呈的“廚房世界”。直至十多歲,丁灶土正式拜師成為學徒,除了學習紅白案技藝,整理缽頭、擦拭油醬罐等小雜事都干得津津有味。

  “白案師傅不容易,凌晨2點就要起床,做好燒餅、油條、麻花、洋糖糕、喉口包。四五點就有很多趕早的顧客來買。”丁灶土回憶道。

  1961年,因為對面點技藝有所鉆研,年僅16歲的丁灶土收獲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勞?!狈Q號。從那時起,丁灶土在廚房里忙活得更帶勁兒了。

  杭州小吃走出國門 一手拉出4096根龍須面

  上個世紀80年代,杭州飲服陸續(xù)與北京、西安當?shù)睾献?,分別成立北京杭州知味觀飯莊和西安杭州知味觀酒家,一身好手藝的丁灶土,作為先期派任的“技術人員”,把傳統(tǒng)的杭州小吃帶到了當?shù)亍?/p>

  因為知味觀小吃遠負盛名,上世紀90年代初,丁灶土和同事們走出國門,前往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打理布拉格的杭州飯店?!爱?shù)厝艘豢吹剿湣㈠佡N這樣的傳統(tǒng)點心,就知道這是中國飯店了?!倍≡钔列χf,除了有當?shù)厝颂焯旃忸?,還有特地從西德過來的顧客,就為了品嘗正宗的杭幫菜。

  2008年10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共同在聯(lián)合國舉辦了“中國美食節(jié)”,這是“中國美食”首次以“節(jié)”的形式在聯(lián)合國亮相。

  當時,知味觀派出技術精湛的廚師和點心師隊伍隨團出行,在聯(lián)合國總部展現(xiàn)了杭幫菜的風采,打響了“美食天堂”的名號。

  一餐“大使宴”,菜點簡潔卻選料講究,共有4道菜點,一盤水果,一杯西湖龍井茶。 其中的第三道菜是“宮保雪花牛肉配龍須面”,雪花牛肉選自日本上乘的牛肉,按川菜的“宮?!弊龇ㄅ胫?,龍須面則出自丁灶土之手。

  丁灶土上陣,和面用的是最常見的鹽、水和面粉。拉面時,小小的面團在他手中反復拉扯、翻飛,最后拉成了一根根細如發(fā)絲的龍須面。而這把盈盈一握的龍須面,居然有4096根。

  這一手拉面的絕活,把老外們看呆了。

  潛心鉆研復興南宋小吃 傳承杭州名點寫“小籠秘笈”

  從捷克斯洛伐克歸國后,丁灶土來到老杭州都熟悉的夢粱樓,潛心研究南宋菜肴。

  “南宋的點心小吃很多?!比缃衲杲?0歲的丁灶土對此如數(shù)家珍:南宋定都于臨安,為杭幫菜注入了北方菜系的精華,南宋小吃的做法可謂“南料北烹”,除了有湯包、火燒、四喜酥、八角酥、丁香餛飩等美食,還有牛羊魚肉素菜各執(zhí)一味的南宋二十四節(jié)令餛飩,只是這道點心如今已難覓蹤跡。

  而在去年,丁灶土接到了《舌尖上的中國2》的拍攝邀約電話,對方自報家門,希望丁灶土能現(xiàn)場烹制龍須面和小籠。

  一客精致的小籠,每只小籠十八道紋路分明的褶子,收口似鯽魚嘴,夾起小籠包一提,皮驟然下墜,可拉伸到極致卻又紋絲不破。雖然最終呈現(xiàn)在紀錄片里,只有幾分鐘的鏡頭,但丁灶土說,實際拍攝時,花費了很多時間?!肮馐亲鰞瑞W皮凍,他們(劇組)就拍攝了全過程,從斬肉到熬皮凍,每一步都沒落下?!?/p>

  不過,丁灶土還有些小遺憾,由于當天的取景有部分是在室外,整個團隊頂著烈日,從早上7點開始準備材料,一客小籠的制作過程拍了一整天?!笆彝怙L大氣溫高,皮凍化得快,包起來不夠得心應手?!?/p>

  丁灶土表示,為了抓拍不同的角度和拍出電視效果,反復做龍須面用掉了五六塊面團?!渡嗉?》播出后,杭州小籠包的知名度更廣了,各地來的嘗鮮客絡繹不絕。

  同樣的,杭城普通市民也對杭式點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出鏡《舌尖2》后,丁灶土成了“大忙人”,利用休息時間去過杭城的不少社區(qū),為居民們現(xiàn)場展示制作過程。為了讓更多人傳承這項杭州名點技能,丁灶土還專門寫了“小籠秘笈”,送給現(xiàn)場的居民?!懊伢拧蹦哿硕≡钔翈资曜鲂』\包的全部經驗和感悟,細致到面團和配料需要用到多少克,他都一一寫了下來。

  對話

  記者:您制作的小籠包看起來“吹彈可破”,吃起來分量剛好,還能包裹住豐富的湯汁,可以介紹一下小籠包制作過程的小竅門嗎?

  丁灶土:小籠包的制作看似容易也不容易,像皮凍的制作就有講究。豬皮買來去毛,放入沸水鍋內燒5分鐘,撈起用清水洗凈,放到墩頭上去掉肥膘肉。鍋內加清水、生姜、蔥絲、紹酒,與肉皮一起煮酥,把酥肉皮撈起,絞成皮末。再放入原湯,熬40分鐘,盛入盤內凝固后放入冰箱。如果要做大肉包,面團好生坯后,要醒發(fā)40分鐘,再開始包肉餡。

  記者:在您印象中,有沒有哪一道老式點心,目前已經很難吃到?

  丁灶土:老一輩可能還記得,有一個曾經老杭州都有印象的小點心,叫作“撥撥湯圓”(音)。雖然近似的點心現(xiàn)在還有,但“撥撥湯圓”就不太找得到。

  簡單說來,原料是糯米粉,和成面團,搓成條狀。下鍋時,一定要用大拇指撥弄,讓它們一個個入鍋。燒熟后,可以加綿白糖食用。早年的時候,盛出后用醬油、豬油拌成咸味的,口感也不錯。

  記者:您有沒有想到退休?您對手藝傳承有過擔心嗎?

  丁灶土:其實,我早就退休了。打牌、打麻將這些愛好我都沒有,旅游也提不起興趣,最離不開的還是廚房。我每天差不多10點前到餐廳,忙好已是中午時間,下午可以休息一下,晚上一般到7點鐘回家,很充實。看別人吃得高興,我覺得比自己吃還高興。

  徒弟們很爭氣,我也很欣慰。不少徒弟也學到了門道,掌握了拉上千根龍須面的要領。年會活動上,很多徒弟還會“露一手”,互相比試。和年輕人在一塊兒,也學到不少東西,“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老話真沒錯。我現(xiàn)在就怕“活到老,學不夠”。(?,帲?div class="hdvpvjplphdn" id="function_code_page">

【責任編輯:范超】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僑寶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