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民族文化走出去 中國西藏藝術團赴非演出廣獲好評

2014年11月06日 09:29   來源:中國文化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次仁卓嘎與馬明遠共同主持。(陳璐 攝)
次仁卓嘎與馬明遠共同主持。(陳璐 攝)
中國僑網尼瑪次仁廳長(左)向丘尼部長(右二)贈送紀念品。(陳璐 攝)
尼瑪次仁廳長(左)向丘尼部長(右二)贈送紀念品。(陳璐 攝)

  近日,由中國文化部、毛里求斯藝術與文化部、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館主辦,中國西藏文化廳承辦的“中國西藏·扎西德勒”赴非專場演出在津巴布韋、毛里求斯兩國舉辦。訪演期間,西藏藝術團除努力向觀眾展示本民族藝術精粹,還以文化為橋梁、以個體為媒介,用心感悟,深入交流,用一聲聲“扎西德勒”,真誠祝愿中非人民友誼地久天長。

  雪域藝術收獲熱烈掌聲

  高亢嘹亮的《青藏高原》等歌曲回響于非洲大陸,熱情燦爛的藏族舞蹈陶醉了“印度洋明珠”,炫彩多姿的民族服裝、原汁原味的表演風格重現(xiàn)了神奇瑰麗的西藏藝術,為相距萬里的國度送來雪域高原的清爽之風……西藏藝術團在津巴布韋和毛里求斯的兩場演出,均取得了極佳的效果與反響。

  對于很多非洲當地觀眾而言,西藏藝術是新鮮、陌生的,演出為他們打開了了解中國的另一片天地;對那些向往西藏已久的觀眾尤其是華人華僑而言,演出則是一場令人滿足的盛宴、一次期待已久的旅程。但無論是誰,都向藝術團貢獻出了自己最為熱烈的掌聲和發(fā)自心底的喝彩。即使是在散場后,他們仍擠在舞臺上下,不舍得離去。值得一提的是藏族演員邊巴扎西帶來的嗩吶演奏,每到一地,他都會用這一中國特色鮮明的樂器來上一首當地的歌曲,而驚喜的觀眾所給予他的回饋,則一定是用歡呼與激情掀起的當晚演出高潮。

  兩國對西藏藝術團的來訪給予高度重視。在早早趕到劇場一睹中國風采的眾多觀眾中,不乏當地政要和知名人士的身影,諸如津巴布韋外交部部長蒙本蓋圭、體育藝術文化部副部長馬林加,哈拉雷省省長凱古瓦,以及毛里求斯副總統(tǒng)莫妮卡·貝利波,性別、兒童和家庭部部長馬丁,文化部副常秘布登等紛紛到場。演出結束后,他們身披哈達走上臺去,與演員熱烈交談、握手,不少人儼然成了藏族文化的“非洲粉絲”。在毛里求斯藝術與文化部舉行的招待會上,從毛文化部官員到部長顧問、華人社團聯(lián)合會主席,提及西藏藝術團的精彩表現(xiàn),個個興致盎然、贊不絕口。毛文化部部長丘尼雖因事未能觀看演出,談起中毛兩國的文化交流卻是滔滔不絕,對西藏文化更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認真傾聽藝術團的介紹,希望以后能夠在毛里求斯領略更多藏族乃至中國不同民族的風采。

  展現(xiàn)最好狀態(tài)與精神風貌

  這是西藏藝術團的首次赴非演出。西藏藝術團團長、西藏自治區(qū)文化廳廳長尼瑪次仁特別強調此行對宣傳與展示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來取得的發(fā)展成就,以及通過文化交流增進兩國人民了解與友誼的重要意義。正因為此,藝術團對訪演高度重視,精選西藏各地市的特色節(jié)目,力圖全面展現(xiàn)不同時期、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西藏民族藝術。演出中,弦子、郎瑪堆諧、果諧、熱巴等民族歌舞異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而傳統(tǒng)歌舞與現(xiàn)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結合,更令這些藝術精品顯得與時俱進、膾炙人口。

  此次訪演的西藏藝術團以西藏林芝地區(qū)民族藝術團成員為主,共由25位藝術家組成,其中,多位藝術家和《米納羌姆》、《果諧》等舞蹈節(jié)目都曾獲得過國內重要獎項。一路走來,藝術團的積極、敬業(yè)、樂觀、熱情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事實上,對該藝術團來說,赴非洲演出所承受的辛苦要遠超以往,除了在接受任務后犧牲假期、夜以繼日加緊訓練外,他們還得克服長途旅程和輾轉帶來的疲勞以及生活上的差異、現(xiàn)場條件的限制等問題,迅速調整狀態(tài)投入演出。在記者看來,演員們不僅圓滿完成了演出任務,而且展現(xiàn)了他們最好的狀態(tài)和精神風貌,并以此獲得了當地媒體和民眾的高度認可與積極評價。

  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思考

  據文化部外聯(lián)局非洲處副處長馬云飛介紹,作為2014年“中非文化聚焦”活動的重要項目,此次訪演既是兌現(xiàn)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承諾,也是落實中央政策、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qū)對外文化交流扶持力度的重要活動,演出的成功將進一步推動中非文化交流與合作。

  訪演給西藏藝術團帶來的是不同尋常的豐富收獲。此前,藝術團曾到德國、奧地利、斯洛文尼亞、意大利、尼泊爾等國家和地區(qū)進行交流演出,每次訪演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文化傳播的經歷,催生著大家對于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思考。據介紹,藝術團在國內排演時,已采納多方意見,對節(jié)目做出了適應當地受眾的口味與喜好的調整。訪演過程中,藝術團的領導和團員繼續(xù)收集各方意見,并在不斷的實踐和自我論證中,探索進一步改進傳播方式和演出效果。邊巴扎西始終關注著非洲觀眾的反應,提出了在考慮受眾接受程度的基礎上,展現(xiàn)更加純粹的藏文化特色的設想。演唱了4首歌曲的青年歌手次仁央宗對此次演出深有感觸:“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對美的欣賞可以在交流中產生共鳴,而我們青年演員應該自覺承擔起交流與傳播的責任。”

  西藏藝術團發(fā)現(xiàn),津巴布韋以高原為主的地形、眾多古代歷史遺跡的存留,毛島所受印度文化的影響等,都與自己的家鄉(xiāng)有些相似。這種在不同中挖掘出的共性,以及文化交流能跨越一切差異和障礙的特征,賦予藝術團展示西藏風情、講述動人故事、表達美好祝福、心靈交往溝通的強大“技能”。藏族女演員次仁卓嘎在津巴布韋時與津巴布韋孔子學院學生馬明遠共同主持,美麗的“90后”西藏姑娘和曾獲今年非洲地區(qū)“漢語橋”總冠軍的津巴布韋小伙反復對詞、排練,不時相視一笑,配合十分默契。

  與此同時,西藏藝術團還見證了中非文化交流的可喜成果。通過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館文化處主任吳傳華的介紹,他們了解到此前南京小紅花藝術團訪演、“北京之夜”大型演出等活動的盛況,以及“文化傳播本地化”的種種實踐與設想,也親眼看到當地媒體播出訪演畫面時中國服務員溢于言表的自豪、當地華人華僑對文化活動的熱忱;在毛里求斯中國文化中心,中心主任江振霄也向大家介紹了這一中國在海外設立的首個文化中心多年來在漢語培訓和舞蹈、剪紙、武術培訓,提供咨詢,舉辦講座等方面舉辦的活動,令大家近距離感受到中國文化在毛里求斯的落地開花。(陳璐)

【責任編輯:劉郁菁】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