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鄂溫克人婚俗:雙方共同送枕頭進蒙古包
鄂溫克人實行一夫一妻制,嚴格的氏族外婚。他們答應入贅婚,或因獨生女而招婿,或因兒子尚年幼,招婿增加勞動力。他們視亡夫的寡婦再嫁是好事。聯(lián)姻需經(jīng)媒人,有搶婚習俗。
鄂溫克人認為,婚禮為男女青年拉開了勤勞創(chuàng)造美滿生活的帷幕。在鄂溫克族婚禮上,總是把年輕女子說成使用金剪子、能縫善繡的巧手姑娘,把小伙子說成手戴白玉扳指、持彩色弓箭能騎善射的強壯小伙。
締結婚姻時少不了媒人。鄂溫克族一般由男方請另外氏族的人擔當媒人。媒人要穿禮服,帶兩瓶酒到女方家說媒。寒暄后,向女方父母借酒壺,并說:“我們在酒杯里盛滿的是誠意,為的是給長者敬酒,你們氏族有個拿剪子的姑娘,我們氏族有個拿弓箭的男孩,我們是為了兩家結親而來的?!?/p>
這時,女方父親會說:“我們的孩子尚不懂事,離不開父母?!?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style="padding-right:10px;">
一次說媒是不會成功的,媒人再次去。如果女方同意,就在媒人帶來的酒瓶上系一條紅布條,給媒人敬酒。
正式娶親時,新郎的隊伍去時須是單數(shù),而回來時卻必須是雙數(shù),雖然女方會熱情地招待對方,但也會刁難娶親人。新郎的代表要說盡好話,勸說女方代表喝下第一杯酒,只有這樣做,才能被允許娶走新娘。娶親隊伍出發(fā)前,新郎、新娘還要拜謝祖先、火神和女方父母,隨后,賓主歡歌悅舞,表達他們的祝福,送新人踏上歸途。
男方納禮時,少不了要有馴鹿、灰鼠皮。婚禮之日,新郎家庭成員去女方家。
新郎和新娘相遇后,先要吻耶穌像,擁抱接吻后,兩人各牽出一只馴鹿按太陽運行的方向繞“撮羅子”(木桿搭成的圓錐行房子)三周。宴會喜酒后,燃起篝火,老年人為新婚夫婦祝福。
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上生活的鄂溫克人在結婚當日,男方家一行人騎馬趕車帶著一只羊、幾十斤酒到女方家。女方家長要給新郎換一身新衣服,以酒肉招待來客。
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人舉行婚禮時,新娘家要組織幾十名親友送親?;槎Y當日,男方在送親者路經(jīng)的草原上擺酒迎接。
新郎新娘進入為他們新建的蒙古包,拜神、拜火,新娘換上少婦式的服裝,和新郎一同去包外筵席上給長輩敬酒,接受長輩們祝福。
在婚禮上,男女雙方的青年人要爭搶送親車帶來的枕頭,爭取自己一方的人把枕頭送進蒙古包。爭搶不相上下時,由長者出面調(diào)解,雙方共同把枕頭送進蒙古包。
宴會結束時,坐在火位正北席位上的長者把割下的羊耳朵從蒙古包頂扔出外面。這個時候,外面男女雙方的青年已備好馬,只等羊耳朵扔出來,舉行一場爭搶的游藝。男方一定要把羊耳朵搶回才能結束這場游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