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廣東江門過年習俗:年廿八洗邋遢 行花市轉大運

2015年02月10日 11:19   來源:南方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還有一周,2015“羊兒”就來了。家家戶戶已然進入新年倒計時,作為土生土長的廣東江門人,江門習俗您知多少?近日,筆者巡訪各地特色習俗,一一為您揭曉。

  年廿八 洗邋遢

  這是一直流傳至今的口頭禪,家家戶戶搞衛(wèi)生,一般都選擇在年廿八,據(jù)說因為這一天是灶君上天報告玉皇大帝一年來人間生活情況的日子。各家各戶便約定成俗進行徹底的大清潔,讓灶君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這便是“年廿八,洗邋遢”的由來。

  年廿九 炸煎堆油角

  這是筆者小時候最喜歡的手工活。清晨便聞到陣陣米香,??曖駝ǖ南憒噯萌寺砩匣毓?窶礎T?詞悄蓋自謖趑俑猓?ㄓ徒?、w宥選2簧倮弦槐脖硎荊??糯蟛糠旨彝ビ繞涫橋┐迦思葉加姓宥押陀徒塹南骯?。煎哆x⒂徒鞘切履甑謀乇肝錚?ê玫募宥延徒潛話諫瞎┨ㄊ保?碭!凹宥尋諫咸ǎ?圃垂齬隼礎保?壩徒怯徒牽?鷚??蕁?。??σ梗?骷腋骰Ф薊崽?毫??諉趴蟶瞎疑狹礁黿酆土礁?狻?/p>

  年初一 齋日

  大年初一,新春的氣息尤為濃厚,但市民一般不去買菜,只是吃除夕晚剩下的菜肴,當?shù)胤Q為“食餸尾”,意在吃苦思甜,勤儉樸素。凌晨祭祖拜神,殺雞。起床焚香,放炮仗。這天互相拜訪,不問貴賤,名曰“賀新歲”。初一的中午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發(fā)菜、冬菇等煮成一鍋“羅漢齋”,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魚大肉。但現(xiàn)代都市人都開始熱衷齋飯,已經(jīng)不再是老一輩的“心頭菜”。

  年初二 開年

  “開年”一詞,不聽話的孩子總會被父母這般教訓,筆者過去年初二經(jīng)常被“開年”——“藤條燜豬手”。其實本意則是家中婦女要主持“開鍋”,下花生油,煎蘿卜糕、煎魚。這一天,每家每戶用一條活鯉魚,輔以一碟生菜和芹菜進行擺供?;铛庺~比喻在新的一年,像鯉魚一樣靈活地躍龍門,行好運。生菜則諧“生財”之音,芹菜則表示勤勞工作便可生財。年初二,舞獅向商鋪或公司拜年,人們一般喜歡以一束生菜掛一個紅包在高處,讓舞獅的踏高摘采,俗稱“步步高采青”。如今,人們更喜歡將開年飯擺到酒樓吃,方便簡單而美味。不少農(nóng)村還保留著“放生”的習俗,買活鯉魚,用紅紙蓋上魚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年初三 赤口

  赤口,是指希望避免與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據(jù)悉,這一天都不去拜年,部分市民表示一般當天在家里休息,足不出戶,年輕人則淡化這些老觀念了,基本出外聚會玩耍。一老者告訴筆者,人們一般不愿在初三去拜年,也不愿別人來。若互相拜年易發(fā)生口角導致沖突。

  行花市轉大運

  年前的花市,是市民每年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市民陳女士告訴筆者,“每年我都會搜羅江門各大花市,添置年花年桔,買棵大桃花,新年轉大運?!睂τ诓簧倌贻p人而言,這已經(jīng)成為一種消費習慣和潮流,就算買不到,也會去湊湊熱鬧,沾點“羊氣”。

  開平泮村燈會

  正月十三當日,泮村村民們抬著三牲祭品,以羅傘彩旗開路,三個大花燈采取不同方向、不同路線游遍泮村四十八個自然村,每到一條村,都是鞭炮齊鳴,村民舞著醒獅或金龍在村口迎送,并一起游村。村民們抬著花燈,在醒獅、旗隊的簇擁下,在鑼鼓喧天、瑞獅歡舞、鞭炮聲中,逐村逐場地舞動,熱鬧非常。許多在外工作的人、港澳同胞和旅外華僑也專程回鄉(xiāng)觀賞燈會。到開平過春節(jié)的朋友,不妨也去湊湊熱鬧,沾點福氣哦。

  臺山浮石飄色

  臺山浮石飄色是一種保持傳統(tǒng)特色的民間文化造型藝術,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臺山民間習俗藝術的一朵奇葩。陣容包括有舞獅子、舞龍、耍大頭、鑼鼓八音、戲曲段子、樂隊、花燈、武術隊等,突出故事人物化裝游行表演。浮石飄色的特色是,兩個小孩裝扮為戲曲人物,由4位穿古代武士服裝的壯漢抬在“色柜”上行進。每臺飄色有兩個“色仔”,一上一下。坐在下面的色仔稱為“下色”,又叫做“屏”;凌空三米高立在色架上的色仔,稱為“上色”,又叫做“飄”。在觀眾眼中,上色似乎全無依托,凌空飄行,十分神奇。

  新會廟會

  “圭峰之春”歷屆廟會均能以精彩的藝術表演和濃厚的本土文化而吸引五邑乃至周邊珠三角地區(qū)的群眾和游客,新會廟會逐漸成為江門地區(qū)本土文化濃厚、節(jié)目豐富、群眾參與度高的春節(jié)狂樂節(jié)。據(jù)了解,每屆廟會基本從年初一至年初四在新會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舉行,連續(xù)4天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奉上規(guī)模宏大、目不暇接的新春民間傳統(tǒng)文化盛宴?!安汤罘稹蔽湫g表演、醒獅高樁采青、金龍獻瑞等精彩節(jié)目,必定會讓你眼界大開。

  新會魚燈

  新會魚燈,是一種紙扎的民間工藝鯉魚燈?!棒~”與“余”諧音,魚燈寓意年年有余,而肥壯的鯉魚,金色的鱗片,更是豐收和吉祥的象征,很具美感和喜慶色彩。每逢過年,特別是元宵節(jié)晚上,新會的街頭巷尾,家家戶戶門前,都懸掛著魚燈,人們祈求在新的一年富足有余、身體健康。(馮劭君)

【責任編輯:范超】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