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春”側記:緬甸華人的兩個“家”
中新社仰光2月25日電 題:“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側記:緬甸華人的兩個“家”
中新社記者 楊凱淇
對于74歲的緬甸華人寸彩娥來說,今年的春節(jié)比往年更多了一點年味兒,因為有一群中國“老鄉(xiāng)”來拜年。
24日下午5時許,距離“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藝術團在羊年春節(jié)期間的首場演出還有兩個小時,寸彩娥就帶著外孫女從數(shù)十公里之外的家中趕到了緬甸國家大劇院。
“我擔心路上堵車,早點過來等著心里踏實,萬一遲到了就看不全了?!贝绮识鹦χf,難得有中國的藝術團來緬甸給僑胞拜年,所以她和外孫女都很珍惜這次看演出的機會,她還特意穿了一身綴著彩色盤扣的碎花旗袍來見這些中國“老鄉(xiāng)”。
寸彩娥是出生在緬甸的第三代華人,當她還是小女孩的時候,父輩就經(jīng)常給她講祖籍地云南騰沖的事情。如今,寸彩娥經(jīng)常會去云南老家探訪親友,“我們緬甸華人都是有兩個‘家’啊,一個在緬甸,一個在中國。”
寸彩娥說,此次“四海同春”藝術團的到來,讓她聽到了很多熟悉的聲音。“我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聽到楊洪基老師的現(xiàn)場演唱?!彼硎荆囆g家們的精彩演出讓她很感動,她也希望借此讓尚未回過中國的外孫女對中國文化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同樣觀看完整場演出的緬甸華人洪蓉蓉對舞蹈節(jié)目更感興趣?!拔移綍r就很喜歡跳舞,尤其是中國特色的舞蹈,它的音樂和動作都很美,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意境?!?/p>
洪蓉蓉告訴記者,她是一名建筑工程師,常年在新加坡工作,幾天前才回到緬甸和家人團圓過春節(jié),沒想到正好趕上了“四海同春”這個意外的驚喜,也讓這個羊年春節(jié)變得十分獨特。
她坦言,平日里,在緬甸和新加坡都很少有來自中國的藝術團演出,所以當她得知“四海同春”將到訪緬甸的消息后,就一直很期待?!拔乙埠芟M院竺磕甏汗?jié)都能在緬甸看到這樣高水平的演出?!?/p>
當晚,能夠容納1400余人的緬甸國家大劇院不僅座無虛席,還不得不在過道上加裝了數(shù)十個臨時座椅。盡管這樣,不少觀眾還是只能擠在過道和門口處欣賞節(jié)目,連劇場的工作人員都坦言很吃驚。
雖然過道里的臨時座椅很硬,但一對“小小姐妹花”全程都看得很認真。在約兩個小時的演出時間里,兩個人一直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在那里看表演,高興時還不忘拍著手笑。
這對姐妹花的爸爸告訴記者,兩個人中的姐姐今年5歲,名叫馬靖嵐,妹妹3歲,名叫馬若芯,他本人在緬甸經(jīng)商已有十余年,此次看到女兒們對中華文化如此感興趣,他十分欣慰,“她們兩個都是第一次來看中國藝術團的演出,既然她們喜歡,我以后會多帶她們看,爭取把這份興趣延續(xù)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