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探秘北京老字號元宵制作:倆人一天搖出4000斤

2015年03月04日 10:18   來源:北京晨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臨近元宵佳節(jié),磁器口錦芳小吃門前又排起了長隊。為了趕制元宵滿足顧客需求,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從早忙到半夜,除了吃飯幾乎不停歇。記者來到錦芳元宵的制作現(xiàn)場,探訪在各個崗位忙碌的工作人員。(賈悅 攝)
    臨近元宵佳節(jié),磁器口錦芳小吃門前又排起了長隊。為了趕制元宵滿足顧客需求,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從早忙到半夜,除了吃飯幾乎不停歇。記者來到錦芳元宵的制作現(xiàn)場,探訪在各個崗位忙碌的工作人員。(賈悅 攝)

  正月十五前夕錦芳人從清晨忙到半夜

  手藝“四水”出元宵

  早晨六點多,北京磁器口的錦芳小吃門口已經(jīng)有人在排隊買元宵,這樣的場景于治國再熟悉不過,每年正月十五前,他都要來到錦芳搖元宵,已經(jīng)11年了。

  搖元宵的地方原本是錦芳小吃店的一部分,每年春節(jié),這間屋子都要提前騰出來,為元宵備戰(zhàn)。屋里有四臺一人高的搖元宵機,機器上、地面上隨處可見糯米粉,玻璃窗上也是斑斑點點的面漿。七點左右,工作人員吃過早飯就打開機器開搖了,兩人一組、一臺機器。只見一人往鍋里倒些粉轉(zhuǎn)上幾圈,另一人把一箱餡料倒入裝著漿水的大盆,再用長把笊籬把蘸過漿水的元宵餡放進鍋里,滾上兩圈后,本來顏色比較深的方形餡料顏色變淺,形狀也少了棱角,工人把這一鍋元宵撈出來。這個過程叫“一水”,錦芳小吃的元宵要經(jīng)歷“四水”才能變成成品,整個過程大概要20分鐘。于治國曾經(jīng)是錦芳小吃的員工,搖元宵的手藝是跟錦芳的老師傅學(xué)的,11年前離開小吃店后,他每年春節(jié)后都要回來幫忙。于治國搖元宵的手藝在錦芳挺出名,元宵大小標(biāo)準(zhǔn)、形狀好看,老于也驕傲地說自己出的活不會返工。

  搖元宵的臨時員工大多來自河北廊坊。執(zhí)掌四號機的老尹來了六七年,他說:“搖元宵要有體力,也要有耐力?!闭率翘炖弦麄z搖了58箱,大約就是4640斤、139200個元宵。

  裝運 不怕冷怕效率低

  而“四水”之后,下個環(huán)節(jié)的員工會用小推車拉走。據(jù)了解,一箱餡大約2400個,錦芳的元宵一斤30個,一箱餡產(chǎn)80斤元宵。

  七點半不到,第一箱元宵搖了出來,一位員工將其推到包裝處。這里位于錦芳小吃店所在商城的大廳里,大門敞開,溫度比室外高不了幾度,員工都在羽絨服外面套上白大褂。包裝分成裝盒和裝袋,裝袋的工具很有意思,是特制的鐵鏟,有十五個小洞,方便計數(shù),也方便衡量個頭大小。兩人一組,一人拿鏟,一人拿袋,兩鏟子一袋,系好袋口貼上口味標(biāo)簽。為了提高效率,幾個員工都把標(biāo)簽貼在袖口上。

  臨時工孫女士來自天津,今年是第三年來錦芳包裝元宵了,據(jù)她介紹,包裝的員工早上不到七點就到崗,第一箱元宵出來后就開始裝,有時還要先疊一些包裝盒。至于晚上幾點能走要看情況,最晚一次到半夜。而與她一同工作的人里,還有特意從便宜坊集團趕來支援錦芳的工作人員,就連便宜坊集團的人力資源副總也加入其中,裝元宵、搬箱子,干起活來也不含糊。天氣較冷,有些工作人員卻不戴手套在包裝,手都凍得有些發(fā)紅,“戴手套使不上勁,效率太低”。

  休息 輪流吃飯活不停

  十一點半左右,午飯送來了。搖元宵的員工第一撥吃,轉(zhuǎn)了一上午的機器也終于休息了,沒有了轟隆隆的聲音,現(xiàn)場一下安靜下來。“我覺得我都走瘦了。”負責(zé)運元宵的工作人員還要運面粉,一上午推著小車走來走去,此時也坐下來休息。他們隨意地坐在一個停駛的電梯上聊聊天,不到半小時后,機器又轟隆隆地轉(zhuǎn)上了。裝元宵的員工再接班輪流吃飯,吃完幾乎不休息重新上崗。

  一上午,排隊買元宵的顧客就沒少過,隊伍最長的時候排了幾十米。來取訂貨的客戶也是絡(luò)繹不絕,少的十幾盒,多的幾十盒,有時工作人員忙不過來,顧客只好自己動手搬到車上運走。劉經(jīng)理告訴記者,正月十二前后,正是元宵銷售的高峰期,粉和餡料提前制好運來,日產(chǎn)量多時有十來噸。

  下午,老尹和搭檔換了位置,“兩個人其實差不多累,換個位置換個動作調(diào)整一下”。運元宵的工作人員運走一箱箱元宵,又運來一袋袋面粉,笑言“我的腿好像又變粗了”。

  趕工 加班加點到半夜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原定到晚八點就不賣元宵了,“可是這門就是關(guān)不上,總是有人趕來,沒法不賣”。一整天,賣貨的員工一直在前面忙活,直到打烊記者才有機會跟他們聊上幾句,此時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嗓子都有些沙啞。賣元宵的方師傅原是錦芳小吃后廚員工,這兩天被調(diào)出來支援在柜臺賣元宵,“早晨我們來上班時就有人在排隊,六點多開門一直到晚上,顧客源源不斷,忙得都喝不上水。收錢時要好好摸摸,怕收到假錢”。

  此時雖然不再賣貨,方師傅并沒有下班,因為所有人都在加班加點。機器在轉(zhuǎn),一箱又一箱的餡倒進鍋里,一個又一個的元宵撈出來;運貨的人一趟一趟走著,步子比之前慢了些;包裝的工作人員換了一個又一個站姿,手卻從來不停;有員工負責(zé)疊包裝盒,兩個小時疊三四百個;有人專門處理大小不合格的元宵,小了可以返工,太大了只能碾碎。

  正月十二晚上,是工作人員今年首次集體“拉晚”,十一點五分,于治國的二號機最后關(guān)機。當(dāng)天生產(chǎn)的最后一箱元宵運到包裝處,工人裝完近十一點半。打掃衛(wèi)生收拾整頓,于治國搖完元宵又去幫忙,幾乎是最后一批走的,此時已是午夜。記者離開時,還沒人知道幾點能下班,“再堅持幾天,就熬過去了”,每個人都這么說。

  記者手記 他們累并快樂著

  趕到錦芳時,搖元宵的員工正吃午飯,工作一上午大家都一臉疲憊,幾乎無話,吃得很快,然后他們幾個聊天兒緩神兒……這邊一個搖元宵的人說他晚上要吃止疼藥,不然受不了,那廂一個裝元宵的人說,差不多失眠三天了,白天更暈乎。但沒有一個人說不干了,咬牙在堅持,因為外面的顧客還在排隊等著,他們沖著“錦芳”這兩個字來的,不能砸了招牌。

  錦芳的員工愛錦芳,小吃店結(jié)束營業(yè)后有人主動來幫忙,裝元宵、疊包裝盒,能出多少力決不保留。臨時員工對這里也有感情,有人已經(jīng)連著七八個春節(jié)到這里干活,雖然每年只有短短幾天被稱為錦芳的一員,但質(zhì)樸的他們也盡心盡力。因為這些錦芳人,又白又大的元宵在記者眼中更加可愛起來,好像這里每一位辛勤員工的笑臉。(賈悅)

【責(zé)任編輯:范超】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