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何亞非:"文化中國"是僑務公共外交重要媒介

2015年03月24日 14:37   來源:國際在線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在晚會上致辭。(李紅 攝)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在晚會上致辭。(李紅 攝)

  日前,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的2015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全球慰僑訪演活動圓滿落幕,在海外僑界及主流社會獲得巨大反響。就“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訪演活動的意義和作用等重要問題,記者專訪了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何亞非表示,“文化中國·四海同春” 訪演活動是國僑辦為了滿足華僑華人的精神需求、傳播中華文化所努力培育的僑務文化品牌。他說,中國人民要與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發(fā)展,除了經濟領域的交流合作外,文化的交流、思想的共鳴也非常重要。僑務工作尤其是僑務公共外交能夠在這方面發(fā)揮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訪演活動為代表的“文化中國”系列品牌活動是能夠潛移默化、深入人心的,是僑務公共外交的重要媒介。

  何亞非認為僑務公共外交首先應該體現(xiàn)在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方面,應在加強文化感染力方面下功夫,這恰恰是僑務工作的特長所在。我國在海外有6000多萬僑胞,他們既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也是聯(lián)絡、增進與世界各國人民關系,乃至聯(lián)絡外國主流社會的橋梁與渠道。每年春節(jié)期間,國僑辦都要向世界五大洲和港澳地區(qū)派出“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組去慰問僑胞,展示中國文化的魅力,凝聚僑心。慰僑訪演活動滿足了海外僑胞與港澳同胞希望在春節(jié)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與祖(籍)國人民一起共度新春佳節(jié)的期盼和愿望,同時,通過觀看“四海同春”晚會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節(jié)目,他們能夠親身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無窮魅力。慰僑訪演活動傳遞了祖(籍)國對海外僑胞的祝福,促進了華僑華人之間的溝通合作,也加強了僑胞與當地民眾、主流社會的交流融合。

  何亞非告訴記者,每次在海外參加“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活動時,他感受最深的是華僑華人對祖籍國濃濃的鄉(xiāng)情和親情。他說,每次聽到于魁智、李勝素兩位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演唱《我是中國人》、《蝶念》時都會流淚。他也注意到身邊的僑胞都在掉淚。他解釋說,這是一種喜悅之情,是對家鄉(xiāng)強烈的思念之情,也是因為自己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自豪之情。血濃于水,海外僑胞能擔負起我國與世界各國人民文化交流、交融,乃至思想上共鳴的橋梁與紐帶作用。

  何亞非還充分肯定了“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赴港澳的慰僑演出。他說,“四海同春”藝術團在港澳的演出現(xiàn)在辦得很成功。僑胞是港澳同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數眾多。僅澳門歸僑總會會員就有5到6萬人,如果算上歸僑人數會更多;香港大約有200多萬僑眷和歸僑。連續(xù)五年在港澳地區(qū)舉辦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晚會,深受香港和澳門社會各界關注,被港澳同胞們親切地稱為“春晚”,并被作為當地每年的第一場大活動來舉辦。香港和澳門特區(qū)政府也非常重視,并給予大力支持。

  談到僑務公共外交今后的舉措時,何亞非說,國僑辦非常重視僑務公共外交,將繼續(xù)通過“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慰僑訪演,以及“文化中國”其他系列品牌活動,包括“名家講壇”等,把包括哲學、文學、藝術、烹飪等在內的中華文化,全面介紹給世界各國人民,與此同時,通過海外僑胞聯(lián)絡外國主流社會,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在影響住在國對華政策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他最后指出,這項工作是長期的,要持之以恒。(李紅)

【責任編輯:王盼盼】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