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旅法華僑集郵著書 記錄郵票中的青田往事

2015年03月27日 09:38   來源:中國青田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頭戴小呢帽,留著白胡子,身穿黑馬褂,背著一個寫著漢書的白布包……一見到留伯仙,就感覺到了他身上的文人氣質(zhì),這也是他的真實寫照,他愛好集郵,喜歡寫書,最近他自費出版的新書《青田有一斗芝麻官》問世了。至此,這已經(jīng)是他撰寫的第9本書了。雖說并未“著作等身”,但留伯仙作為旅法華僑,卻比很多在青田的人更關心青田的歷史。這一點,與留伯仙早期的集郵愛好,有著莫大的關系。

  留伯仙出生于1927年,少時生長在仁莊鎮(zhèn)的他,與曾任杭州市公安局局長的伍菁材一家是舊相識。伍菁材愛好集郵,手上擁有很多年份久遠、極其珍貴的郵票。從局長之位退下以后,伍菁材借由兒子伍肅將這些郵票轉(zhuǎn)贈給了留伯仙,這其中,包含著由清朝政府海關試辦郵政,于1878年首次發(fā)行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這套郵票共3枚,主圖是清皇室的象征——云龍。

  正值少年的留伯仙被這些精美而珍貴的郵票打動。剛接觸郵票時,他只知這些郵票價值珍貴,卻未曾知曉這其中深藏著國家的歷史信息,以及與青田這片故土之間的聯(lián)系。

  1949年,中學畢業(yè)的留伯仙開始在當?shù)匦W教授語文課程。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留伯仙正式踏上了集郵之路,為他今后撰寫《青田古今名人錄》、《解讀青田文化》奠下了基石。

  此后30年,留伯仙一直致力于收藏那些年代久遠的珍貴郵票。1979年,留伯仙舉家遷往法國巴黎定居。在巴黎的郵票市場里,留伯仙找到了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極具收藏價值的,由上海工部書信館于1865年仿照英國香港郵政總局做法,首次發(fā)行的“上海大龍郵票”。

  隨著時間的推移,集郵有了一定的年數(shù),為了讓中國郵票的發(fā)展脈絡得以傳承,留伯仙開始著手整理資料,自費出版了《大清大龍票版模特特征專述》、《留伯仙集郵文選》等書,并在美國《飛剪》雜志、香港《郵票世界》雜志、大陸《北京集郵》等集郵界有名的刊物上發(fā)表了數(shù)篇文章。

  留伯仙說,自己偏愛收藏中國早期發(fā)行的郵票,研究多了,漸漸對清朝時期的青田歷史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青田有許多名人,三鄉(xiāng)文化濃郁,這次問世的《青田有一斗芝麻官》一書,就是他花了4年的時間,走訪了許多歷史親歷者和親歷者的親屬,并翻閱法國圖書館內(nèi)所收藏的與清代歷史相關的著作后寫就的。

  在寫作過程中,留伯仙經(jīng)常會遇到資料采不到,人物照片難尋的困難。在采寫荷蘭老華僑王志南時,留伯仙只知其曾在一家英國輪船公司荷蘭分公司的水手館里幫忙做事,卻收集不到他的任何文字資料,后通過王志南的親戚周耀清口述,才寫成了書中王志南的章節(jié)。這部記載著早期青田華僑發(fā)展歷史的書,凝結著留伯仙多年的心血,也承載了現(xiàn)今33萬海外華僑華人祖輩遠赴重洋時的艱辛與風光。(孫云弋)

【責任編輯:王海波】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