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奚派京劇傳人張建國:繼承美韻另辟“奚”徑

2015年03月31日 09:33   來源:中國文化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張建國在新編歷史劇《大漠蘇武》中飾演蘇武。
張建國在新編歷史劇《大漠蘇武》中飾演蘇武。

  “洞簫美韻”是世人對京劇大師奚嘯伯開創(chuàng)的奚派唱腔的贊譽,曾有戲迷形容聽奚派的演唱似乎有一股淡淡的麥香彌漫在周圍。作為奚嘯伯的再傳弟子,國家京劇院三團團長張建國很好地繼承了這一點,但他并不拘泥于一門一派,而是獨辟了“奚”徑。

  兩次“脫胎換骨”

  出生于河北晉州的張建國,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對表演藝術有一股靈氣,五六歲時就學會了不少京劇唱段,別的小孩學歌謠、唱兒歌,他卻念起了京白韻白。“我第一次看戲是在四五歲的樣子,就喜歡上了,雖然不懂內容,但這種美感讓我入了迷。我五六歲開始學唱,七八歲的時候已經在全縣唱樣板戲了。”

  14歲那年,張建國如愿以償地考進了石家莊地區(qū)戲校。14歲的孩子胳膊腿兒已經有些發(fā)硬,張建國忍著筋骨的疼痛,玩命地補習“童子功”,誰知3個月的試辦期剛過,就遭遇“倒倉”。金嗓子消失了,他只能演演小配角和反面角色。為了盡快恢復嗓子,他嘗試了各種辦法,聽人說口含黃連管用,他就真的天天將黃連含在口中??赡苷娴目啾M甘來吧,他的嗓子一天天好轉起來。

  1984年,已在石家莊京劇院工作的張建國正式拜奚嘯伯的得意門生張榮培為師,系統(tǒng)學習奚派藝術,這一年他25歲。

  師傅愛徒如子,要求也格外嚴格。張建國原來不甚規(guī)范的唱腔、念白以及身段,都要“脫胎換骨”?!罢f從頭學起,真的一點兒都不為過。而且我那時已經將師傅看來錯誤的唱腔、身段都形成了習慣,所以改起來特別難。在跟師傅系統(tǒng)學習的兩年多里,我們經常說戲到深夜一兩點?;丶业穆飞?,有車不騎,邊推車邊背戲。有時候到了家還沒背完,一定得背完才能進門?!睆埥▏f,他現在的成績,全賴當初師傅教得扎實。

  雖然是奚派傳承人,張建國卻并不拘泥于流派?!拔蚁群髮W習余、譚、楊、馬等各個流派。在表演上,我學習馬連良的瀟灑飄逸;在塑造人物上,我學習周信芳注重情感的表達與宣泄。所以,我后來飾演的角色,你很難說那究竟是誰的戲,只能說借鑒了哪一派的藝術風格?!?/p>

  因救場一炮而紅

  張建國的走紅頗具傳奇色彩。他30歲那年,上海一場演出的主演意外缺席,主辦方的經紀人曾看過張建國的彩排,對他印象深刻,因此想到請他來救場。張建國接到邀請后,匆匆收拾好靴包,買了一張硬座火車票,踏上了開往上海的火車。

  擔任配戲的是上海京劇院一團,對于這樣一個年輕人,人家開始并不買賬——“張建國是何許人也?沒聽說過。我們上海京劇院是金飯碗,怎么能亂盛菜?。 睕]想到,彩排的時候,張建國一亮嗓子,舉座震驚。第一天演出《白帝城·托孤》,臺下掌聲、叫好聲不斷。接下來的幾天,早上5點劇院門口的售票處就排起了長隊。第三天的大軸《烏盆記》將演出推向高潮。全劇演完,觀眾請求他再加唱一段。他清唱了一段《失街亭》后,觀眾還是不肯走,一直待他謝了5次幕,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上海一炮而紅后,張建國不僅接到了全國各地的演出邀請,也收獲了白玉蘭獎、梅花獎、梅蘭芳金獎等戲劇大獎。

  進校園親近觀眾

  1993年,張建國調入國家京劇院。2001年起,國家京劇院青年團改稱三團,張建國出任團長,這意味著從此他要做的不僅僅是在舞臺上塑造一個個鮮活的藝術形象,如何經營、管理好劇團,將京劇這門傳統(tǒng)藝術向社會推廣,都成了他要考慮的問題。

  張建國相信,京劇不是像有些人說得那樣,將要進入博物館,它是有著厚重文化底蘊和鮮活生命力的藝術形式。國粹如何在新時代繁榮發(fā)展,被更多的年輕人了解、接受,是張建國一直考慮的問題。

  2004年,張建國在中國政法大學進行了第一場座談會,從而拉開了“京劇藝術進校園”活動的序幕。近50天的時間,張建國帶領三團在全國16所大學進行了23場演出,演出的劇目是一些精彩的傳統(tǒng)大戲和折子戲。那次活動是之前歷年來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京劇藝術進校園”活動。

  時至今日,張建國帶領的國家京劇院三團每年的“京劇藝術進校園”演出都有數十場。演出在校園的受歡迎程度超乎他的想象,每次演出,學校的禮堂里外都擠滿了學生,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上寫滿了驚喜?!坝腥擞X得年輕人即便要看戲,也是看新戲。事實恰恰相反,大學生反倒更偏愛傳統(tǒng)的、有著歷史情節(jié)、藏著文化底蘊的老戲?!敝钡浆F在,想起一次次校園演出時的熱烈場面,張建國還是激動不已?!熬﹦∷囆g走進校園,就是為了爭取這部分觀眾。大學生若能喜歡上國粹,我們演出市場的潛力該有多大!”

  經典劇目也需完善

  對于京劇如何創(chuàng)新這個老問題,張建國的觀點是,創(chuàng)新要建立在充分繼承的基礎之上?!皞鹘y(tǒng)經典也需要變化,需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提升。這樣的提升不應該是大拆大卸,而應該是完善和豐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張建國說,對于繼承下來的老戲,應該新演?!八^新演,是要融進我們新的思想,在唱詞上更加完善、提高,在保留京劇藝術特色的前提下融入時代氣息。京劇要做的不是用現代化的舞美和3D拼命追求并呈現時代感,而是讓時代感真正融入表演之中。”

  對于融入時代感的表演,張建國也有自己的心得?!拔枧_上,很多演員非常動情,經常把自己唱哭。我認為,演員在臺上應該進入角色,但又必須認識到自己是在舞臺上,所以要通過自己的表演讓觀眾哭?!睆埥▏谋硌莘绞脚c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的演劇方法不謀而合。

  在張建國看來,京劇藝術的最大特點在于它不是簡單的模擬生活,追求形似,而是對生活高度提煉、加工,進行夸張、裝飾和美化,追求神似。傳統(tǒng)京劇的舞臺上十分簡潔,或一桌兩椅,或空空如也,根本沒有多少布景道具。但通過演員一舉手一投足的虛擬表演,觀眾隨之被帶入特定的戲劇環(huán)境,或是閨房居室,或是金殿大堂,或是高水峻嶺、茫茫江河,或是千軍萬馬廝殺的血腥戰(zhàn)場。

  張建國主張的“老戲新演”,從以人物為主線改編老劇目開始?!袄蠎颉度龂尽分?,諸葛亮是最為大家熟知的,我們計劃編排出8部戲來展示這個人物,展現他生命中的重要時段和代表事件?!比ツ?,張建國連演了《武鄉(xiāng)侯》系列的前三部,第四部也在創(chuàng)作日程中。

  張建國堅持不用大制作,而是利用傳統(tǒng)京劇的形式來演繹,新在劇本和唱詞?!袄系娜龂鴳?,有的非常經典,但有的場次就很‘水’。沒有很好地用文字描述出來,重新編排需下文字推敲的功夫,再將時代感融合其中,使更具文學性的新戲不失老味道?!?劉淼)

【責任編輯:范超】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