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敦煌盛宴”民間推廣 餐飲作橋傳遞絲路文化

2015年05月08日 08:47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4月底至5月初,甘肅敦煌學學會主辦的“味覺敦煌藝術周”舉行了系列活動?!岸鼗筒恕苯嚯x與其他8家絲綢之路沿線地民間宴席“掌勺人”切磋技藝、教學相長,還引來200余家餐飲同行觀摩。圖為廚師展示敦煌菜品。 崔琳 攝
    4月底至5月初,甘肅敦煌學學會主辦的“味覺敦煌藝術周”舉行了系列活動。“敦煌菜”近距離與其他8家絲綢之路沿線地民間宴席“掌勺人”切磋技藝、教學相長,還引來200余家餐飲同行觀摩。圖為廚師展示敦煌菜品。 崔琳 攝

  “創(chuàng)立‘敦煌菜’的初衷,并不是要將它束之高閣?!倍鼗惋嬍澄幕芯恐行闹魅乌w長安7日接受記者專訪表示,長時間以來,“敦煌菜”因文化底蘊厚重,給民眾難以接近之感,這樣對于深入研究敦煌飲食文化與敦煌菜制作工藝十分不利。

  4月底至5月初,甘肅敦煌學學會主辦的“味覺敦煌藝術周”舉行了系列活動?!岸鼗筒恕苯嚯x與其他8家絲綢之路沿線地民間宴席“掌勺人”切磋技藝、教學相長,還引來200余家餐飲同行觀摩。

  五彩絲綢面、雪山駝掌、陽關烤魚、暖陶牛筋拌拉條……趙長安創(chuàng)辦的“敦煌盛宴”餐廳攜近20道敦煌菜品悉數(shù)亮相。

  蘭州民間餐飲——品泉茶樓,以打造素宴為特色,此間帶來了用紫薯雕刻而成的“龍肉·紫氣東來”,用山藥、金瓜制作的粉絲日月貝等等。主廚說,能夠參加此次民間廚藝大賽,并偷師“敦煌盛宴”,對于啟發(fā)他研發(fā)新菜品有重大意義。

  趙長安表示,在外界看來神秘的敦煌菜,此番“放下身段,民間推廣”,旨在借“一帶一路”行動,以餐飲作橋,將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從洞窟、書齋引入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

  趙長安是國家特一級烹調(diào)師,他用了將近30年的時間,將敦煌壁畫中一些古代佳肴“搬回”到現(xiàn)代餐桌。目前,從敦煌壁畫等絲綢之路諸多元素中探索出的敦煌美食已有四五十種。他介紹,敦煌菜,因獨特的文化藝術性有別于其它知名菜系,不僅入選了中國新八大菜系,還被評為“中國名菜”。

  趙長安坦言,在眾多敦煌學派專家、學者中,研究文獻、石窟、考古等學科的大有人在,卻鮮有專門研究敦煌餐飲之人?!叭瞬荒芤惶觳怀燥?,飲食是傳統(tǒng)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敦煌作為古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的匯聚、傳遞地帶,其地理、文化地位顯赫。因此,要體驗絲路文化,‘敦煌盛宴’首當其沖?!壁w長安這樣認為。

  趙長安表示,先將敦煌文化通過“吃”這種最簡單日常的方式,注入民眾的思想中,再以敦煌餐飲文化勾起民眾對于敦煌學派其他文化分支的興趣,從而關注敦煌文化是他這些年一直在踐行的事兒。

  對于當今流傳民間的“根本沒有‘敦煌菜’”、“‘敦煌菜’就是從石窟中搬下來飲食”兩種極端說法,趙長安均予以否認。他解釋,早在漢唐時期,敦煌遺書中就有關于敦煌宴的記載,加之石窟壁畫中呈現(xiàn)的敦煌宴制作流程及工藝可以證明,“敦煌菜”確有其實,且源遠流長。

  以暖陶牛筋拌拉條這道著名的“敦煌菜”為例,趙長安講解,其所研發(fā)的“敦煌菜”并沒有完全照搬敦煌遺書及壁畫。該菜在遺書中的記載為:古時候羌族游牧民族,由于居無定所,因此在烹飪牛羊肉時,習慣將牛羊肉切下??在燒得滾燙的石板上食用。

  為將這道古老的“敦煌菜”重新搬回餐桌,趙長安先后探索用滾燙的石子、暖陶等耐火材料作為加熱工具,創(chuàng)新研制出暖陶牛筋拌拉條、陽關烤魚等“敦煌菜”。

  趙長安繼續(xù)舉例,敦煌遺書中記載的神仙粥,原為道家練功所吃。文獻中寫到: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撒上韭籽與白酒。然而,要完全效仿此做法會辛辣無比,難以為人飲用。于是,趙長安便按照現(xiàn)在的營養(yǎng)口感進行改制?!斑z書及壁畫場景更多的時候是一種靈感啟發(fā)。”趙長安如是說。

  此外,“敦煌菜”還注重擺盤的方式,講究造型及服務員手姿,現(xiàn)已形成了“色、香、味、形、器;質(zhì)、量、情、景、意”的獨特品質(zhì)。

  甘肅敦煌學學會副會長張德芳評價說,敦煌飲食文化,是歷史文化積淀。它對延續(xù)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形成特有的民族性格有重要關系。研究開掘這些文化內(nèi)涵,可以全面了解當?shù)氐臍v史文化的演變。

  味覺敦煌藝術周期間,趙長安將敦煌菜的現(xiàn)代制作方式完完全全傳授給前來競技并偷師的民間廚師們。同時,他稱自己也從諸多民間宴席的制作手法中找到了改良并豐富“敦煌菜”的靈感。

  “敦煌飲食文化作為絲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塊寶藏的發(fā)掘才剛剛開始,還任重道遠。”接下來,趙長安計劃將一些還未挖掘研制的“敦煌菜”制作手藝家常化,即在傳承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將烹飪古法改良后搬上餐桌,讓百姓自己也能夠烹飪“敦煌菜”,進而潛移默化地傳遞敦煌文化。(崔琳)

【責任編輯:范超】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