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加拿大華裔作家陳浩泉:楓葉之國的文學人生

2015年07月07日 13:58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陳浩泉去年在廣州的首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上發(fā)言。(加拿大《環(huán)球華報》)
陳浩泉去年在廣州的首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上發(fā)言。(加拿大《環(huán)球華報》)

  中國僑網7月7日電 據(jù)加拿大《環(huán)球華報》報道,談到加拿大的華文文學,不得不涉及加拿大華裔作家協(xié)會(簡稱加華作協(xié)),因為這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最具多元化的華人文學團體。協(xié)會成立于1987年,至今已26個年頭,會員則是來自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qū)、加拿大等世界各地的文人學士。談到加華作協(xié),也必然要談及陳浩泉,他是該協(xié)會四屆會長。他的文學生涯與加拿大華裔文學的發(fā)展有著不解之緣。

  文學航程從香港起錨

  陳浩泉出身于華僑家庭,1962年到香港與父母團聚。因父親經常在海外,他很小就學會給父親寫信,而且每天還要寫日記,一年寫一本,由此也培養(yǎng)了寫作的愛好。上小學、中學時他就參加詩歌和作文比賽。

  于東亞大學新聞傳播系畢業(yè)后,他便一生在新聞、出版行業(yè)從事自己喜愛的文字工作,先后任職媒體記者、編輯、電視臺編劇、出版社和雜志社主編等。至1992年移居加拿大,亦曾在院校繼續(xù)進修,仍擔任華漢文化事業(yè)公司及維邦文化企業(yè)公司董事經理、總編輯。

  在一些重要的文學團體中,也有他做出的貢獻,他曾擔任過前香港作家聯(lián)會理事、秘書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加拿大華裔作家協(xié)會前任會長,世界華文文學聯(lián)會副會長等,加拿大《星島日報》專欄作家等。

  著作等身,享譽大洋兩岸

  陳浩泉另有筆名夏洛桑、哥舒鷹、丁維等。他先后在香港、澳門的報紙雜志撰寫專欄和連載小說,其作品曾為東南亞國家、中國大陸和歐美的華文報刊雜志轉載。他發(fā)表的文章已不計其數(shù),而專著也已著作等身,他出版的詩集有《日歷紙上的詩行》《銅鈸與絲竹》(三人合集)《詩戀》;小說有《青春的旅程》《銀海浪》《天涯何處是吾家》等;散文隨筆有《青果集》《紫荊、楓葉》等,共近三十種,分別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加拿大出版。其部份作品被收入海內外多種選本,部份被翻譯為英文、韓文發(fā)表。

  他的多部小說還被香港和新加坡的電臺改編為廣播劇。長篇小說《香港小姐》被改編為電影劇本;長篇小說《香港九七》出版后,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曾予以報道,這部小說2004年被收入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出版的《香港文學欣賞教材套‧小說篇》(CD) 。此外,部分作品亦被收入香港的教科書。

  由于他出色的文學成就,先后應邀出席過中國廈門大學、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等高校的文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或作學術訪問。并應邀出任上海同濟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在香港與加拿大的多項文學獎與征文比賽中他亦應邀擔任評審。其生平被收入《香港文學作家傳略》、《中國文學家辭典》、《臺港澳暨海外華文作家辭典》、《中國新詩大辭典》等辭書。

  記者工作影響文學生涯

  陳浩泉說:“有人說過,喜歡寫作的人,第一份工作最好是記者。這話很有道理。初出茅廬時,如果你的工作朝九晚五,生活圈子會很局限。而記者工作讓生活場景無限擴大,極大地豐富了個人的社會經驗。接觸的人多,看到的聽到的事物多。日積月累,自然就累積了許多生活素材。慢慢沉淀、慢慢發(fā)酵,就成為你筆下的題材了。中外很多作家都是記者出身。如中國的曹聚仁、蕭干,美國的海明威等。我很幸運,第一份工作就是記者。后來當編輯,編過港聞、影視、旅游等版面,其間也接觸到了娛樂圈的花花世界。我小說里的人物有學生、海員、影視明星、選美少女、難民、僑眷等等?!彼约赫切侣剰臉I(yè)受益者,他的媒體工作和他的文學生涯一生相連。

  他早年擔任記者、編輯,中年進入出版行業(yè),談到出版業(yè),他說:“出版對我來說是傳媒工作的延續(xù)。它讓我接觸到許多作家和學者,接觸到更多的作品和不同的寫作技巧,也是一種文字工作,是不同形式的磨練。無論是從事傳媒、出版工作,還是組織文學團體,都是文化、文學事業(yè)的一部分?!?/p>

  陳浩泉是一位溫文儒雅、謙卑和藹的人,看得出他很熱愛自己的文字工作,很享受自己的文學生涯。

  作品豐厚,好評如潮

  陳浩泉作品豐厚,受到了海內外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中山大學王劍叢教授說:“陳浩泉的都市小詩,長于比喻,貼近生活,想象豐富,生活中的感受濃縮在短短的詩行中,有濃厚的現(xiàn)代氣息。”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袁良駿說:“陳浩泉的《香港狂人》、《香港小姐》、《香港九七》等作品,綜合起來,堪稱20世紀下半葉含香帶露的香港史?!?/p>

  福建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前所長劉登翰說:“浩泉的藝術視野,應當說比較廣闊。他觸及了許多方面的題材。但最富特色的是他對現(xiàn)代商業(yè)都會的那種帶有諷喻性的獨特感受。他常常是在繁紛的現(xiàn)象中,像照澈長空的閃電一樣,一下子攫住事物的本質,在少少的篇幅中,鞭辟入里地把它揭示出來?!?/p>

  暨南大學潘亞暾教授總結陳浩泉小說特點為:擅長青年題材;富有傳奇色彩;敘述能力強;題材和手法多樣,角度地透視香港社會;感情激越,聯(lián)想豐富,在傳統(tǒng)寫實之中洋溢著浪漫主義色彩。他的小說博采眾家之長,把思想性、藝術性和可讀性熔于一爐,頗收雅俗共賞之效。陳浩泉的小說堅持現(xiàn)代現(xiàn)實主義路線,具有現(xiàn)實性、針對性和時代精神,有一定深度和廣度。”

  汕頭大學《華文文學》雜志前主編陳賢茂評論道:“作為詩人的陳浩泉,則是以一個時代審判者的角度審視了現(xiàn)代生活的迷亂和文明的陰影,把生活中欠缺美感的難堪現(xiàn)象充實進傳統(tǒng)優(yōu)美的風景意象之中,使詩歌的容量大大增加?!?/p>

  加入作協(xié),推動海外華人文學事業(yè)

  陳浩泉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在香港與友人發(fā)起組織香港青年文藝愛好者協(xié)會,八十年代參與創(chuàng)立香港作家聯(lián)會。

  1987年,旅居溫哥華的華文作家盧因、梁麗芳、陳麗芬、陶永強等人籌備成立加拿大華裔寫作人協(xié)會,邀請陳浩泉擔任了第一位“海外會員”。不久,陳浩泉來加拿大訪問,隨后于1992年一家四口移民加拿大,加華作協(xié)從此如虎添翼。

  1993年他加入加華作協(xié)理事會后, 提出將“協(xié)會”中文譯名從“華裔寫作人”, 更改為“華裔作家”,重新取名為“加拿大華裔作家協(xié)會”, 使得協(xié)會招牌更加亮麗,旗幟更加鮮明。那以后,他積極參與加華作協(xié)的工作,至今己先后擔任四屆會長。

  創(chuàng)會會長盧因先生總結陳浩泉對加華作協(xié)的貢獻有三點:一是想方設法, 任勞任怨,為“加華作協(xié)”開拓財源, 充實運作經費。二是加華作協(xié)以這筆捐款為基楚, 由陳浩泉主編、出版“會員作品選集”和“加華作家系列”。三是由協(xié)會主辦,每兩年一次的加華文學學術研討會, 特邀國外作家共襄盛舉。中國作家協(xié)會也委派作家來一起研討。”

  如今,加華作協(xié)已由早期10余會員, 發(fā)展到今天百余忠實會員,成為加拿大最為舉足輕重的華文文學團體,盧因先生認為,陳浩泉先生為加拿大華文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任京生)

【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