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鄂倫春:大興安嶺上幸福味道(3)
傳統(tǒng)美食名叫“山神”
連綿起伏、莽莽蒼蒼的興安嶺素以深邃神秘著稱于世,游獵民族鄂倫春人世代生活在興安嶺上,被稱為“林中百姓”、“馬背上的民族”。這里山深林茂,河流交錯,民風(fēng)古樸,生活富庶。到這里旅游觀光,不到以創(chuàng)造“馬背文明”著稱的鄂倫春民族鄉(xiāng)采風(fēng),不品嘗鄂倫春人土法燉制的老山芹,真的會是“虛此一行”的。
老山芹,學(xué)名短毛獨活,鄂倫春人稱其為“恩都力”,譯成漢語,即山神的意思,是一種藥食兼用型植物。老山芹是當(dāng)?shù)靥禺a(chǎn),主產(chǎn)于小興安嶺北麓,在小興安嶺南坡,則變種為大葉芹。老山芹主要生長在樹林和草塘溝之間的緩沖地帶,莖桿粗壯,空心,葉闊大,邊緣是明顯的鋸齒形狀,與家芹菜的葉子極其相似。老山芹的莖桿上,長著一層細(xì)密的白色茸毛,這是它最重要的生物特征。有很多初來的外鄉(xiāng)人,不了解老山芹的生長特征,又貪圖其美味,誤食了外形與老山芹極其相似的“走馬芹”,致使發(fā)生中毒事件,有的甚至為此失了性命。
傳說,遠(yuǎn)古時候,有幾位莫日根在打獵途中為了追趕一只猛虎與部落失散。多年以后,部落里的人以為他們已經(jīng)死去,可是,當(dāng)他們重新回到部落時,反而更加的年輕英俊,精神煥發(fā),光彩照人。驚奇之下,問起緣由,原來,他們在迷失的這些年里,受仙人指點,找到一種仙草,與捕獵的獸肉放在一起燉食,不但奇香無比,而且強壯身體,醫(yī)治病痛。這種仙草就是老山芹,從此,鄂倫春人與老山芹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傳說畢竟是傳說,帶有明顯的神話色彩,當(dāng)不得真的。但是,鄂倫春人把老山芹作為傳統(tǒng)美食卻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如此,老山芹還和狍肝、熊掌、鹿筋、飛龍、瑪瑙、貉皮、狼油等被組成“黑水八寶”作為貢品,進(jìn)貢到上京(今遼寧省沈陽市)。
鄂倫春人食用老山芹的方法很特別。他們在早春時節(jié),采集鮮嫩肥美、翠綠多汁的老山芹,立即用鍋煮熟,燉著獸肉吃,多余的部分,掛在樹林里陰干。到了冬天,這些不起眼的干菜,就成了鄂倫春人眼里千金難買的“救命菜”。只有遠(yuǎn)方的貴客來臨或是紅白喜事、祭祀節(jié)日才舍得貢獻(xiàn)出一點來。老山芹的珍貴可見一斑。到鄂鄉(xiāng)做客,就著手抓狍子肉和老山芹燉排骨,品嘗醇香清冽的都柿酒,欣賞穿著節(jié)日盛裝的鄂倫春少女在篝火旁翩然起舞,聞著空氣中彌漫著的老山芹那特有的濃濃藥香,任你是什么人,都會流連忘返,樂而不歸。
現(xiàn)代科學(xué)研究表明,老山芹是一種營養(yǎng)極為豐富的山野蔬菜,維生素C的含量是普通蔬菜的十幾倍乃至幾十倍。老山芹藥食兼用,能夠扶正固本,強壯身體;還具有抗疲勞、抗輻射、減肥益智等功能;它對風(fēng)濕、類風(fēng)濕、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心臟血管及癌癥化療、化療后的康復(fù)具有顯著的食療效果,被譽為山野菜中的“綠色黃金”。
老山芹可涼拌、炒食、制餡、腌漬。冷水發(fā)泡后,可熗可拌,可與肉骨同煮食,亦可剁碎作餡。它的根部可以作藥材藥用,入藥時夏、秋采收,曬干備用。最好的方法是焯食,也可加芝麻粉,核桃仁,花生米等做各種涼拌菜或醋菜。老山芹可以治療胃病、風(fēng)濕等癥,冬天喝一碗暖暖的老山芹湯胃的確很舒服?;蛟S是物以稀為貴的緣故吧,隨著老山芹的日益稀缺,人們對它的懷念反而愈深,很多人到了鄂倫春民族鄉(xiāng),都欲先品而后快。(王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