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雞有多大
到新疆,不嘗嘗羊肉串,不嚼嚼馕,是不可想象的,除了有特殊的原因外。
還有一樣吃食,不是你想不想吃,而是基本上“不請自來”,總要不期然而要和它打個照面。那是什么呢?
新疆大盤雞!
在新疆上館子,店伙遞上一本菜單,無論你怎么從頭看到尾,再從尾看到頭,最終,一只手指八成要落在“新疆大盤雞”的字眼上。其實,聰明的店伙才不管你怎么深思熟慮,轉(zhuǎn)輾反復(fù)呢,他早就把這道菜寫上了點菜單——他吃準(zhǔn)了你,一定會點這道帶著“新疆”名號的菜肴的。老實說,不點新疆大盤雞,你還有別的什么可以替代、挑選的嗎?你認(rèn)為在新疆還有什么菜肴可以勝過大盤雞的呢?
我對于新疆大盤雞的認(rèn)識,說起來也有十七八年了。
先是在玉屏路近婁山關(guān)路一家新疆風(fēng)味館里看到有這樣一道菜,很躊躇,下不了手。為什么?一家三口,都不是大胃王,看到“大盤”兩字,想象它的體量應(yīng)該非常巨大——夠十個人吃的吧,三個人吃一大盤,豈不是有點“蛇吞象”的氣象?于是就跟服務(wù)員商量:能不能弄個小盆的?服務(wù)員聽了一愣:“小盆?怎么個小法?我們這道菜,不過那么大(她用雙手比劃著,似乎模擬出了直徑像個排球那么大),三個人吃,不會浪費(fèi)的!”再上下打量菜單,也就這個菜最像上海人所謂的“大菜”了。好嘛,下單吧!
端上桌,那大盤雞,確實量不小,但絕對沒有大到可以供十人之用。三個人,一只大盤雞,幾串羊肉串,一道蔬菜,一個番茄湯,外加一盆過油肉面,足矣,宜也。
從此,新疆大盤雞的格局,就這樣在腦子里成型了。
后來有一回,三四個朋友聚在陜西路延安路路口的一家新疆館子里,點菜的人的眼光在菜單里的“新疆大盤雞”上游移不定。我看出他的心思,就說:“點吧,沒事,不會讓你吃到撐,或者覺得太浪費(fèi)銀子的?!?/p>
我想,新疆大盤雞的“大盤”,肯定嚇到了不少食客,尤其是胃納不大的江南一帶的人。
事實上,新疆大盤雞,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看你能不能接受這道菜里的輔料了。
一般來說,一道大盤雞,雞比較大的話,入饌的有四分之一算不錯的了,如二分之一,那就很可觀了。其余的,都是些土豆、辣椒、蘑菇和面條。如果僅僅沖著雞而來,完全不用擔(dān)心其“大而無當(dāng)”;如果對那些輔料不很感興趣,很遺憾,那道菜確實有些“大道至簡”???/p>
據(jù)說,大盤雞也是有人隨口而出,一叫成名的。
照理說,新疆大盤雞,應(yīng)該是帶有當(dāng)?shù)厣贁?shù)民族風(fēng)情并且有一定的歷史現(xiàn)場感的??墒牵宜玫降牟牧?,諸如《大盤雞正傳》等等,都在說明一個基本事實:所謂新疆大盤雞,與當(dāng)?shù)厣贁?shù)民族的飲食傳統(tǒng)沒有多大關(guān)系,而且歷史也極短——區(qū)區(qū)30年左右。
大盤雞的誕生,有個版本是這么說的:上世紀(jì)八十年代中期,剛到新疆知名景區(qū)柴窩堡湖的湖南人陳家喬和夫人蘇憲蘭,看中了這個地方未來有發(fā)展前途,就在湖邊開了一家小餐館。起初他們賣的是帶有上海風(fēng)味的鹵雞(按,這也就是為什么新疆大盤雞要用上海人熟知的三黃雞做基本食材的緣由)和一些小吃??墒巧獠]有較大的起色。正當(dāng)他們準(zhǔn)備轉(zhuǎn)戰(zhàn)他處時,312國道附近開始修建鐵路,和基建有關(guān)的各種車輛和人群逐漸增多,于是,到他們餐館就餐的人也多了起來。陳家喬覺得,上海風(fēng)味的菜肴固然清淡可口,但不足以滿足口味厚重的客人,尤其是北方客人的需求,他嘗試用家鄉(xiāng)人喜歡吃的辣椒炒雞塊的烹飪方法來吸引顧客,居然大獲成功,聲名遠(yuǎn)播。出名后的陳家喬對記者回憶說:“剛開始的時候是用小盤子裝,一只雞用四個盤子裝,挺麻煩的。后來一琢磨,如果用十幾寸的搪瓷盤裝,剛好裝滿一大盤,看上去很實惠。其實,這個大盤雞的名字是顧客提出來的。他們來吃雞,看到我們用大盤子裝,隨口就說了‘大盤雞’三個字,沒想到,不經(jīng)意間,‘大盤雞’就留用到了現(xiàn)在?!标惣覇坛晒α?,周圍的人紛紛效仿,柴窩堡的一條街上開出了八十多家大盤雞店……
但這個說法,新疆沙灣的人同意嗎?(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