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師傅”情系詠春拳 26年勤練不倦(圖)
古老的中國詠春拳正在伊朗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
9月初的一個傍晚,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市區(qū)北部的一處練功房里,“師傅”貝赫魯斯正帶領(lǐng)5名弟子練拳。右拳變掌,掌心向上,手掌經(jīng)過身體的中線位置朝前斜向上攤出,是為攤手;起肘、落手的動作與攤手相反即為傍手……弟子們對練后,貝赫魯斯也親自下場,一招招講解。
貝赫魯斯身穿產(chǎn)自中國的繡有梅花標(biāo)記的詠春拳練功服,身形較普通伊朗人清瘦挺拔。他向記者介紹,26年前還是伊朗國家業(yè)余功夫隊隊員的他遇到一位瘦小的對手,對方自稱會一種叫做詠春拳的功夫?!拔耶?dāng)時不信這樣瘦小的人也會功夫,以為他在吹牛?!必惡蒸斔够貞浾f,但較量的結(jié)果是自己被對手輕易打敗。自那之后,貝赫魯斯對詠春拳產(chǎn)生了興趣,26年來勤練不倦。
伊朗人以愛好功夫出名,韓國跆拳道、日本空手道等東方功夫在這里也都有很高的受歡迎度。不過,注重小范圍速度和巧勁的詠春拳,似乎與伊朗人魁梧的體格有些“違和”。
貝赫魯斯解釋說,除一般功夫鍛煉的強身健體功用,詠春拳亦幫助體驗中國式的哲學(xué),從溪水流淌、四季更替、樹葉摔落中領(lǐng)悟天道和拳道的共通之處,從而將招式與自然融為一體,順應(yīng)天道而為。
說到這里,貝赫魯斯還做了一個試驗:他讓記者閉上眼睛,伸出手掌順著他的手掌騰挪輪轉(zhuǎn)。不一會兒,記者就跟不上他節(jié)奏了。接著反過來,他閉上眼睛,試著跟蹤記者手掌的移動——他顯得毫不吃力。
“詠春拳的精髓,就在沾連綿隨中。”貝赫魯斯笑稱。
35歲的歐米德跟隨貝赫魯斯學(xué)習(xí)詠春拳有一年,每天從上班地趕來練功房要一個小時,卻樂此不疲?!翱催^大量中國功夫電影后,練詠春拳成了我的夢想,”歐米德說,“學(xué)習(xí)詠春拳的感受簡直太棒了!”
自明清年間創(chuàng)立以來,詠春拳在中國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qū)傳承甚廣。隨著中國功夫電影在海外的傳播,葉問和李小龍等拳法大師也廣為人知,詠春拳在海外名氣大振,在眾多國家開枝散葉。貝赫魯斯的詠春拳是從德國輾轉(zhuǎn)學(xué)來,算起來是葉問第四代弟子了。
如今,貝赫魯斯在德黑蘭兩處地點教授詠春拳,弟子超過50名,而如他一樣的詠春拳師傅在德黑蘭還有七八名?!霸伌喝侵袊税l(fā)明的,而現(xiàn)在它屬于全世界,”貝赫魯斯說。(付航 楊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