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東精心選址餐敘漢學家 玉泉餐廳秋夜暖意濃
中新社布魯塞爾9月14日電 題:劉延東精心“選址”餐敘漢學家 “玉泉餐廳”秋夜暖意濃
中新社記者 沈晨
比利時初秋的夜晚略有一絲寒意,布魯塞爾市中心的“玉泉餐廳”卻暖意濃濃。
9月14日晚,正在比利時訪問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布魯塞爾與比利時、奧地利、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多國的漢學家們以“餐敘”的形式交流溝通,共話友誼。
“餐敘”之前,劉延東副總理一行剛剛參訪完比利時弗拉芒大區(qū)工業(yè)技術研究院和比利時聯(lián)邦核能研究中心。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容不得劉延東一行多做休息,“轉場”直奔餐廳與漢學家們見面交流。
劉延東坦言:“此次布魯塞爾之行日程非常緊。但我想不管多緊,一定要在布魯塞爾和漢學家們見見面,聽一聽各位對中歐人文交流的意見和建議?!?/p>
選擇在“玉泉餐廳”與漢學家們餐敘,劉延東的用心可謂是別有深意。因為這家餐廳的創(chuàng)辦者是“比利時的中國母親”、“中國辛德勒”的錢秀玲女士。二戰(zhàn)期間,錢秀玲曾營救過96位當?shù)鼐用竦纳?,她的名字被永久銘刻在艾高辛市中心的一條街道上,她的事跡被傳為中比友誼的一段佳話。
劉延東說:“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我們并肩戰(zhàn)斗,共同反抗法西斯。70年后的今天,我們應該更好地攜手,為了世界和平、為了人類的進步事業(yè),加強各國人民的了解與友誼。通過多方面的合作實現(xiàn)互利共贏,為世界和平和人類的進步事業(yè)做出貢獻?!?/p>
與劉延東一同餐敘的漢學家都是歐洲各國漢學研究領域的翹楚。其中,有編譯《文心雕龍》、《趙氏孤兒》等多部古典名著的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雷林科,有不僅普通話講得好、藏文也會說的佛學研究專家郝清新教授,還有為了及時了解中國情況經(jīng)常半夜起床看中國新聞的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李夏德。
熟悉了解中國文化的歐洲漢學家們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用中文與劉延東一行在“玉泉餐廳”熱絡地聊了起來。
李夏德告訴劉延東副總理,明年他就65歲,要退休了。但他希望能夠為孔子學院繼續(xù)服務。
李夏德的話立即得到了劉延東的回應。
劉延東說:“六十五歲,并不算大。漢學家,沒有退休一說。中國有句古話,生姜還是老的辣。漢學家也是年紀越大,越有水平?!?/p>
劉延東補充道:“我過去講過:七十小弟弟,八十多來兮,九十笑嘻嘻,一百不稀奇。漢學家是做中外交流的,一定要長壽,也一定會長壽?!?/p>
劉延東的一席話把在座的漢學家們都逗樂了,相互之間的交流氣氛也漸趨輕松與熱烈。
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郝清新、瑞士日內瓦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金亦然等人稍后分別就如何推進中歐人文交流、加強歐洲本地漢語言教學師資力量等話題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是夜,“玉泉餐廳”內燈火通明。中歐人文交流碰撞出的火花,讓秋夜的布魯塞爾多了一分暖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