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畫家的“奇葩”中國情結:用繩子畫山水


繩子、透明膠帶等物品在美國畫家李如俠的手里,都成為表達他情感的創(chuàng)作工具。前晚,“墨繩之舞”李如俠作品展在黃桷坪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12日上午,李如俠接受了重慶晚報記者采訪,談起了他學習中國文化的經歷。
李如俠(Rose Lewis)是美國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家,因為癡迷中國文化,給自己取名李如俠。李如俠告訴重慶晚報記者,此次展出的近50件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都與早期跟隨臺灣畫家李義弘和旅美畫家王己千等學習國畫的經歷分不開。而早年間,他來中國學習的過程中還有幸跟國畫大家張大千見上了一面。據悉,展覽將持續(xù)至下月3日,感興趣的藝術愛好者可以到四川美院美術館免費觀看。
扇子卷軸漢字都被他玩轉
從遠古的“結繩記事”到荀子《勸學》中的一句“木受繩則直”,繩子是生活中極為重要的工具?!爸袊糯掌魃暇陀欣K子的紋路?!闭f起古代中國的繩文文化,美國人李如俠似乎比普通中國人還要了解。這次,他帶來的近50幅“繩畫系列”作品,其中最為打眼的一幅是他所寫的歐陽修《醉翁亭記》,他說:“除了畫作外,這些字也全部都是用繩子沾墨汁所寫的?!?/p>
重慶晚報記者看到,扇子、卷軸等中國元素也充斥在李如俠的作品中。李如俠介紹說,這次展出的扇子系列看上去是傳統(tǒng)的中國山水畫,用的原料卻是油畫常用的丙烯顏料?!拔覍⒛z帶粘貼在麻紙上直接構圖,再將丙烯顏料涂抹在紙的兩面,最后將膠帶撕掉?!奔糍N、拼接、撕裂等方法是李如俠常用的,“這種撕扯也不能隨意,不僅要表達情緒和感受,也要與線條構圖進行比對?!?/p>
臺灣留學曾拜訪張大千
談起自己學習中文、國畫的過程,李如俠說:“我從1972年在哥倫比亞文理預備學校學習初級中文開始,就開始學習寫毛筆字。從1974年到1978年,我繼續(xù)在奧柏林學院里又學習了中國文學、歷史。大學四年級的時候到臺灣師范大學,期間還曾跟隨臺灣故宮博物院的首席裝裱師學習國畫裝裱?!?/p>
“在臺灣的學習過程中,國畫家李義弘老師是我最重要的老師之一。”李如俠說。在臺灣學習時,李如俠還有幸見到了國畫大師張大千,“我當時寄住在一位建筑師的家里,男主人幫張大千設計房子的平面圖,于是我就帶著我的畫,跟隨男主人去拜訪張大千。他穿著長袍,對我很耐心,也很客氣,是位非??蓯鄣睦先??!?/p>
回美國后,李如俠又跟隨王己千學了兩到三年的山水畫和書法。因為中文好,毛筆字寫得好,李如俠還曾經在美國耶魯?shù)臅ㄋ囆g展上向師生們介紹過中國北宋書法家黃庭堅的字,“有的老師看到黃庭堅的字,以為是他寫字的時候手抖。我學習過寫毛筆字,因此就向他們介紹,黃庭堅是怎樣走筆、行筆的?!?/p>
川美任教入鄉(xiāng)隨俗吃燒烤
受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和中國畫系的邀請,李如俠如今在川美任教。李如俠告訴重慶晚報記者,他自己很喜歡黃桷坪校區(qū)的環(huán)境,“校園外的老房子也都很有中國味道?!爆F(xiàn)在入鄉(xiāng)隨俗的李如俠,在重慶也學會了吃辣椒,前晚展覽開幕式后,他還特意跑去吃了燒烤。
據李如俠介紹,他的“墨繩之舞”系列作品還未在美國展出過,“結束課程后,我還要帶著作品到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展出。之后,我要回美國展覽?!?鐘洲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