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書店的中國夢:打造文化傳播窗口

在新媒體閱讀已經(jīng)席卷全球的今天,海外華文書店以一種特殊的文化力量,在全球支撐起獨特的中國文化景觀。如何讓海外文化書店的文化力量更好地延續(xù),也是所有關心中國文化的人們心中最重要的話題。
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
日前,以海外文化書店為主題的“中國因你更美麗”2015《泊客中國》盛典在北京舉辦,英國光華書店、美國中國書刊社、法國鳳凰書店及友豐書店、日本內(nèi)山書店、巴西文昌書局及澳大利亞中華書籍等來自全球各地、擁有不同歷史淵源的七家“海外華文書店”獲得“中國因你而美麗”殊榮,盛典活動在天津衛(wèi)視首播后,也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人們不禁要問,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中,新媒體正在如火如荼地改變著人們的閱讀方式,而海外文化書店究竟是如何保持自己的獨立特色而生存下來的呢?
據(jù)了解,海外華文書店是新中國開展最早、影響最廣、海外受眾群體最多的國家形象海外傳播工程。過去65年的時間里,分布在全球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中國書刊發(fā)行網(wǎng)絡,影響了超過14億人次的中國閱讀者。在此次獲獎的海外華文書店中,很多書店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比如來自日本的內(nèi)山書店,創(chuàng)始人內(nèi)山完造先生當年曾經(jīng)營救過魯迅、郭沫若、田漢等人而被大家所熟悉,著名作家梁曉聲說道:“內(nèi)山家族一直在中日之間擔當著‘文化義工’的角色,應該獲得我們中國人的感謝?!?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style="padding-right:10px;">
同樣,上世紀70年代創(chuàng)立的光華書店,是英國當今唯一的華文書店,對于英國現(xiàn)當代漢學家來說,這里有學不完的中國,對于英倫三島的華人華僑來說,這里是望不穿的故鄉(xiāng)。原中國國家圖書館國際敦煌學項目主任、原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藝術項目總監(jiān)秦思源回憶道:“我的導師,大英圖書館原中國部主任吳芳思博士,便是光華書店的忠實讀者,在那個中英外交不太順暢的年代里,我覺得我的老師們是幸運的,他們是光華書店的讀者,也是中國的讀者。是光華書店讓書籍在中英之間,從沉重的歷史,變成合作的開始?!敝袊馕某霭姘l(fā)行事業(yè)局局長周明偉表示:“在數(shù)十年的堅守中,海外書店人熱愛中國文化和文明,并在當?shù)胤e極推廣和傳播,力求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中國,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法國友豐書店和旗下的友豐出版社,則將第一部《史記》西文全譯本、金庸武俠作品首部法譯本等華文巨著,翻譯出版到歐洲大陸。在當今網(wǎng)絡時代,開一家實體書店已是相當艱難,更不要說在國外出版銷售中文書??鬃訉W院總部高級顧問、前歌德學院(中國)總院長阿克曼回憶說:“在我的家鄉(xiāng)慕尼黑,以前讓我認識中國作家莫言、阿城的書店早已消失,不久前,德國最后一家華文書店也倒閉了。有人問我,在國外應該怎么推廣中華文化?我認為,就是需要珍惜和重視,像友豐書店的潘立輝先生這樣,雖然不懂生意但深刻理解和熱愛中華文化的人。”
的確,海外華文書店在全球?qū)嶓w書店業(yè)整體萎靡的今天,為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主席樂黛云表示,她和去年過世的丈夫湯一介先生共同的摯友,法國漢學泰斗汪德邁先生家中收藏的大部分中國書籍是從巴黎鳳凰書店買到的。鳳凰書店至今依然保持著每年近2%的營業(yè)增長率,是全歐洲銷量最大的華文圖書零售店。
澳大利亞能成為西方世界首個將中醫(yī)藥納入立法的國家,創(chuàng)立26年的中華書籍是最直接的推動者之一,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表示:“我們慶幸在澳洲有中華書籍這位海外知己,將中醫(yī)藥中具有超越時空、具有永恒價值的中華智慧傳播出去?!爆F(xiàn)在,中華書籍在澳洲憑借獨創(chuàng)的“圖書配套衍生品”經(jīng)營策略,鎮(zhèn)守墨爾本租金最高的唐人街龍頭地段,依然實現(xiàn)了實體書店的逆勢增長。
多種方式關注海外華文書店生存
海外華文書店在推廣中國文化的過程中,的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在海外創(chuàng)辦華文書店的人都感到其中的艱辛,畢竟海外的特殊文化背景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播有著很多的困難?!半m然全球華人都希望在世界各個角落能夠看到中國文化的載體,然而擺在眼前的現(xiàn)實是,在海外開辦一家中文書店的確很難?!痹谟鴦蛄魧W的中國學生石建武說。
談及此問題,作為紀錄片《海外書店》的制片人尹暢也感慨頗深。近年來,尹暢一直在用紀錄片的方式關注人們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狀態(tài),由她監(jiān)制的紀錄片《泊客中國》也成為人們了解異國生活故事的窗口。尹暢說,在視頻普遍娛樂化、商業(yè)化的今天,能夠拋開這些因素,用最樸素的手法,通過紀錄片的方式去反映海外華文住店的生存狀態(tài),講述海外華文書店創(chuàng)辦者的故事,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情。
她在十年前開始進行《泊客中國》的拍攝,這個系列片講述外國人在中國的生活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她感受到多元文化交流對于人類發(fā)展進步所帶來的沖擊,這也迫使她開始思考海外華人的文化生活狀態(tài)。她認為,海外書店選題的萌生,對紀錄片的世界里無形無相的因緣來說是一次巧合;而對用心講了十年中國故事的《泊客中國》來說,是一次厚積薄發(fā)的必然,這不僅對于海外華文書店是推廣和宣傳,也是一種對海外華文書店的支持?!爱吘?,在新媒體時代,書店的商業(yè)屬性已經(jīng)越來越淡,文化屬性已經(jīng)越來越強,作為媒體人有宣傳他們的義務。”尹暢說。
2013年5月,作為新中國最老牌的對外傳播機構,外文局國圖公司也向《泊客中國》表達了自己的夙愿:他們想用一種全世界觀眾都樂于接受的形式,來回顧中國書刊海外發(fā)行傳播65年的風雨歷程,于是紀錄片《海外書店》一拍即合,應運而生??此剖且淮闻既坏南嗑郏瑢嶋H上是用心傳播中國文化的人們一次必然的凝結,無論是書刊還是紀錄片,都是在向世界說明中國的不懈前行中,找到了人心的萬宗歸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吳尚之認為,紀錄片《海外書店》對文化中國夢有著很好的啟示,在全面“講好中國故事”的今天,海外華文書店帶給華文傳播的振興,是最動人的中國故事。
當然,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比如創(chuàng)作者的語言問題就是其中一關,六個國家七家華文書店,僅是語言就覆蓋了英、法、日、葡、粵語和普通話,語言跨度之大,在以前的創(chuàng)作中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懊刻於几杏X自己在與時間賽跑,僅以2014年為例,這一年,新中國出版發(fā)行界的兩位活化石:中國國際書店原總經(jīng)理曹建飛先生和香港三聯(lián)書店的藍真先生相繼辭世。所以,一部紀錄片《海外書店》,面向未來,是對文化中國夢的展望,回顧歷史,是對中國文化魂的搶救?!闭劶坝涗涍^程,尹暢深有感觸。
推廣扶持海外華文書店意義深遠
在很專家看來,大力推廣和扶持海外華文書店,其意義也十分深遠。著名小說家、編劇麥家認為,中國現(xiàn)在很講究走出去。什么是真正的走出去?并不是中國的游客走出去。真正走出去應是中國文字,中國的文化走出去。書店就是文字文化的載體,書店走出去了,文字和文化才能傳播。
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副局長夏鳴九也有著同樣的看法,在他看來,海外華文書店實際上是我們中華文化視點的一個據(jù)點,它扎根之后會有很大的影響。“我覺得,應該采用多種方法對在海外開辦華文書店的人進行鼓勵和鼓舞,因為海外的文化書店經(jīng)營起來都不一定是很順暢,我們一定要對他們重視,要幫助海外華文書店的創(chuàng)辦者?!?/p>
作家、城市文化學者楊仲達認為,雖然網(wǎng)絡的發(fā)展讓人們購買各種圖書成為很方便的事情,但是網(wǎng)絡購書同逛書店的體驗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一點對于生活在海外的華人來說,感受尤為深刻。當生活在異國他鄉(xiāng)的人們走進一間自己母語的書店,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感受也是常人所不可感知的。同時,海外華文書店也是一道別有特色的窗口,通過這個窗口不僅可以傳遞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文化,同時也能讓世界各國的文化通過這個窗口進行接壤,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楊仲達說,海外華文書店肩負著向世界說明中國的使命,因此,全球華人應該對于海外華文書店給予關注和支持,為海外華文書店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他相信,隨著全社會對于海外華文書店關注度的不斷提高,未來海外華文書店的生存發(fā)展也會越來越好。在他看來,海外華文書店的發(fā)展背后,也有著一定的原因。首先,近年來中國經(jīng)濟建設的飛速發(fā)展,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表現(xiàn)在文化就是文化軟實力的不斷提升,這種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也將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而海外華文書店的不斷發(fā)展,正好滿足了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需求,海外華文書店的文化輻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其次,網(wǎng)絡的發(fā)展使得國際間文化交流變得更加頻繁,形式也變得多樣化,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的頻次增加,也帶動了中國文化的傳播需求,海外華文書店的發(fā)展,也正好滿足了這種文化交流的需求,人們通過海外華文書店,讓文化交流變得簡單和便捷,海外華文書店也成為中國與世界交流的重要平臺和紐帶;再有,大力發(fā)展和扶持海外華文書店,也符合“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的推廣和實施,從文化的角度上,為文化中國夢的實現(xiàn)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不過,也應該看到的問題是,很多海外華文書店在經(jīng)營和發(fā)展上,還存在著很多的困難,這也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關心和愛護海外華文書店,不僅要把它當成讀者的事情,一定要當成海內(nèi)外華人自己的事情去做?!睏钪龠_說。(鄭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