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探訪阿富汗首都唯一中餐館:"限量版"的水煎包

2015年12月28日 14:53 來源:新華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
圖為賈師傅在為顧客制作水煎包

  當冬季早晨的陽光開始穿透阿富汗清冷的薄霧,唐人飯店的賈師傅已著手準備當天做飯的食材。在這個戰(zhàn)事不斷、襲擊頻發(fā)的國度,他是喀布爾這家唯一中餐館的唯一中國廚師。中午和傍晚時分,青菜、鮮肉和魚蝦點配以油鹽醬醋,在他翻飛的飯勺里變換著不同的味道。而賈師傅最為拿手且在當?shù)刈钍軞g迎的,莫過于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水煎包。

  水煎包,在中國是再普通不過的大眾美食。一份色澤金黃的水煎包,配上一碗香辣可口的胡辣湯,在不同年代帶給無數(shù)國人共同的味蕾記憶。如今,這種中華名吃已翻山越嶺,來到當年唐玄奘取經(jīng)路過的阿富汗,而賈師傅稱得上是美食傳道之人。

  老賈出身于山東面點世家,干這一行已30多年。他說,做水煎包最基本的是揉面,軟硬要恰到好處,否則影響包子口感。不僅是揉面,做餡也很重要。阿富汗本地并不產水煎包所需的干香菇、中國芹菜和中國韭菜,他便想方設法從中國進貨,或者干脆在飯店小院里自行栽種。從選菜、洗菜、切丁、調餡、制形到下鍋,賈師傅一人完成整個流程。

  各種不同的食材在面粉的包裹下團結在一起,放入平鍋后與熱油發(fā)生激烈碰撞,十幾分鐘后,面皮不再寡淡,餡料依舊新鮮。一面焦脆,兩面酥嫩,脆而不堅,油而不膩——又一份味道鮮美的中國水煎包在阿富汗出鍋了。

  據(jù)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由于顧客較多而人手有限,賈師傅不僅要做菜,還要兼顧飯店其他事務,所以唐人飯店的水煎包在喀布爾已成“限量版”,每天基本一鍋,一鍋16個,僅此一家,想吃最好提前預定。

  猶如敦煌風沙中的龍門客棧,唐人飯店也在阿富汗這個“大江湖”中迎來送往。顧客不僅有中國人,還有歐美人、阿富汗人以及其他國家的人;有平民、商人,也有官員、士兵和學生。在這里,不分宗教信仰、政治派別、民族和國籍,在中華美食感召下,大家都成為平和而幸福的“吃貨”。

  阿富汗最普及的傳統(tǒng)食物是馕和手抓飯,經(jīng)常可見“大餅卷著米飯吃”的場景。阿富汗人拉馬丹是賈師傅的學徒,他說,中國飯菜更精細,中國人做菜吃飯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還特別享受其中的過程。拉馬丹表示,水煎包外表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制作工序較多,需要很好的耐心。好味道的中華美食后面,都有一個非常用心的中國師傅。

  賈師傅的老板,也是唐人飯店的掌柜,人稱“紅姐”。“我已到喀布爾10年3個月又12天,”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精準地說。走過南闖過北的紅姐感慨,無論到哪里,中國人都是最勤奮的,中國人走到哪里,中華飲食文化就傳播到哪里。夏天時,紅姐在飯店的墻上掛上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她說這樣會多一點回家的感覺。

  據(jù)紅姐介紹,唐人飯店不僅水煎包受歡迎,其他菜品也各有擁躉。有一名為聯(lián)合國工作的印度人,每次來這里都會執(zhí)著地點一份麻婆豆腐。如果碰巧那天沒做豆腐,他會直接告辭,然后換個時間來吃。

  阿富汗華商協(xié)會的王會長經(jīng)常來這里坐坐。他說,賈師傅的水煎包,讓更多外國人對中華飲食文化有了更直觀的認識。現(xiàn)在唐人飯店不僅是吃飯的地方,也是中國人甚至外國人到阿富汗的落腳和相聚之處。當前阿富汗局勢不穩(wěn),許多外國機構都已撤離。原來喀布爾有4家中餐廳,現(xiàn)在只有這一家仍在堅持,其中的辛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簡單一份水煎包,寄托了在阿華僑華人的鄉(xiāng)愁,見證了普通中國人辛勤創(chuàng)業(yè)的辛酸與欣悅,也成為對外傳播中華飲食文化的窗口。賈師傅和紅姐都表示,特別希望阿富汗早日實現(xiàn)和平,等局勢變好了,一定會開更多店,做更多包子。他們說,在阿富汗這個地方,寧愿每個人多一點吃吃喝喝,少一點打打殺殺,油煙終歸要好過硝煙。(馮之磊 仇博)

【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