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民俗專家:元宵節(jié)“張燈結彩”文化源遠流長

2016年02月22日 16:32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字號: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燈彩是中國過年最具喜慶和吉祥氛圍的象征物,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張燈結彩”文化源遠流長,不僅衍生了送花燈、猜燈謎、舞龍燈、搶滾燈等多姿多彩的民間習俗,還發(fā)展為獨具特色的中國燈彩藝術。

  據民俗專家、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理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徐華龍介紹,元宵節(jié)“張燈結彩”的習俗起始于漢朝。據史料記載,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我國已有上元節(jié)放燈的習俗,無論豪宅鬧市還是寒門陋巷都高掛燈籠,與月爭輝,慶祝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到來。唐朝時期,國泰民安,元宵放燈的習俗成為雅俗共賞的全民文化活動。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況空前,燈市蔚為壯觀。

  在我國歷代文人墨客的詩歌中都描述了當年的元宵盛景。如唐代詩人蘇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一詩中寫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彼未┒紵羰谐3>d延幾十里,詩人陸游曾寫道:“突兀球場錦繡峰,游人仕女擁千重。鼓吹連天沸午門,燈山萬炬動黃昏?!泵鞔嫾姨撇⒁苍x詩盛贊元宵節(jié):“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p>

  伴隨著元宵燈會的興盛發(fā)達,我國各地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燈彩藝術。燈彩,也稱花燈、彩燈。在制作技法上有編扎、刺繡、彩繪等各種形式,在制作樣式上有擬形燈、子母燈、集合燈、牛角燈、琉璃燈、走馬燈、福字燈、雙喜燈、百子燈、大吉燈等。各地風俗不同,燈彩的制作也形成了不同風格和流派。

  如北京燈彩以宮燈、紗燈最為著名。宮燈用紫檀、紅木、花梨等木材為框架,鑲上玻璃、紗帽等精制而成。蘇州燈彩以絲綢、紙張、竹木、鉛絲等為主要材料,集“扎、糊、剪、繪”四種技藝為一體,分為掛燈、座燈、壁燈、大型藝術燈、人物燈彩組合等五大類、120多個品種,集中體現了江南水鄉(xiāng)民間藝術風格。此外,廣東新會龍燈、四川自貢燈、浙江海寧硤石燈、福州花籃燈、安徽蕪湖的鐵畫宮燈等,都形成了別具特色、巧奪天工的燈彩藝術。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用聲、光、電等各種新技術制作的彩燈更是層出不窮。例如今年的上海豫園燈會,美猴王的“火眼金睛”就是借助LED燈達到威震四方的效果;九曲橋湖面上也引入了更多的現代燈光,光束電腦搖頭燈、大功率激光燈、煙霧機、動感音樂等多種現代高科技、多媒體技術交相呼應。

  “元宵節(jié)又稱為燈節(jié),在元宵節(jié)張燈結彩不僅是我國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更記錄了中華民族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軌跡,體現了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濃厚的歷史氛圍。”徐華龍說,“在積極推陳出新、發(fā)展現代工藝制作燈彩的同時,目前還需大力保護與傳承我國傳統的手工燈彩技藝?!?張建松)

【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