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天一閣館藏古籍首次出國 11種古籍赴韓參加展覽

2016年07月26日 09:46   來源:寧波日報   參與互動
字號:
天一閣古籍在韓國展覽。(鄭薇薇
天一閣古籍在韓國展覽。(鄭薇薇 攝)
韓國的“新安海底文化財”展覽。(鄭薇薇 攝)

  昨日(25日),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在首爾推出“新安海底文化財發(fā)掘40周年紀念”大型展覽,展品除了韓國本國所藏外,還向中國、日本借展陶瓷、金屬器、銅錢、紫檀木、香料等,其中陳列的11種古籍來自亞洲最古老的藏書樓寧波天一閣,這也是天一閣館藏古籍首次出國展覽。

  14世紀寧波港出發(fā)商船沉沒新安海域

  據(jù)介紹,韓國的“新安海底文化財”,是指在韓國新安海域的海底古沉船上發(fā)掘、保存、復原的大批文物。北宋時期,寧波設立了接納高麗使臣和商人的高麗使館等,使得寧波發(fā)展成為高麗和中國間的核心貿易港口。到了元朝,隨著寧波的城市地位日益上升,還設立了掌管海外貿易的官廳———“市舶司”。當時,東亞諸國間往來貿易頻繁。14世紀早期,即元代至治年間,一艘木制的大型商船,滿載著陶瓷、金屬器、香料等貨物,從慶元港(即今寧波港)出發(fā),前往日本進行貿易。不料途中遭遇大風,在朝鮮半島西南角的新安海域沉沒了,整艘船和所有貨物一起沉入海底,這一沉,就是600余年。

  1976年,韓國考古界發(fā)現(xiàn)了這艘元代沉船,組織力量開始打撈。經十余年的考古發(fā)掘,出水文物數(shù)量之多、質量之精、品種之富震驚全世界。主要包括中國瓷器、金屬器、木器漆等2萬多件,其中僅龍泉窯瓷器就有1萬余件。還有重達28噸的銅錢、1000余件紫檀木,以及桂皮、胡椒、丁香等香料和藥材等。據(jù)考證,這是當時東亞最大的貿易船只之一。今年恰逢“新安沉船”發(fā)掘40周年,“新安海底文化財發(fā)掘40周年紀念”大型展覽向世界展示,在遙遠的古代,東亞各國之間文化與經濟的交流是多么頻繁興旺。

  天一閣古籍“出閣”“出國”破古訓

  天一閣有11種古籍,合計40冊,以其豐富而獨特的資料內容,在這次世界級的展覽中起到了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為宋人徐兢于宣和五年(1123年)出使高麗,歸國后次年所撰的見聞錄,是研究宋史、高麗史及宋麗關系史的寶貴資料,也是研究科技史和海上交通史的重要著作。金石學著作《宣和博古圖》與《考古圖》,系統(tǒng)著錄了宮廷和私家收藏的古代銅器、玉器,集中了歷代所藏的金石精華?,F(xiàn)存最早的香藥譜錄類著作《香譜》,記錄了歷代用香史料、用香方法,以及各種合香配方?!镀炕ㄗV》從鑒賞角度論述了花瓶、瓶花及其插法?!靶掳渤链背鏊牟簧儆衿?、陶瓷和香料都能在以上所提到的古籍中找到對應的記錄。《武林舊事》與《癸辛雜識》皆為描述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與遺聞軼事的著作,從中可見宋元時期平民的日常生活。

  近年來,范氏家族“書不出閣”的古訓被悄然打破,天一閣藏品在現(xiàn)代高科技的保駕護航下,頻頻在國內各大博物館展出,每一次亮相都讓世人驚艷贊嘆。如今,天一閣藏古籍更是首次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她的無限魅力。這必將進一步豐富“東亞文化之都”的建設內涵,促進寧波文化的大發(fā)展大繁榮。

  天一閣博物館館長莊立臻昨日與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亞洲部主任金承熙進行了面對面交談。莊立臻說,這是天一閣古籍第一次出國參加展覽,這些珍貴古籍突顯了當時中國與高麗之間的文化交流,并且作為此次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眾多展品中獨有的文獻展品。這些古籍展示了寧波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寧波,了解天一閣。金承熙感謝天一閣博物館出借珍貴古籍,希望今后與天一閣博物館能繼續(xù)合作。(陳青)

【編輯:郭曉倩】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