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再獲“雨果獎” 中國科幻作品為什么能走出去?

2016年08月24日 10:1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參與互動
字號:

  北京時間8月21日上午,在“雨果獎”頒獎典禮上,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憑借其短篇科幻小說《北京折疊》獲得了最佳短中篇小說獎?!坝旯劇笔敲绹苹媒绲淖罡擢勴?,也是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科幻獎之一。郝景芳是第二位獲獎的中國作家,第一位獲獎者是創(chuàng)作了《三體》這部科幻巨作的劉慈欣。

  2015年,劉慈欣獲獎后,國內的科幻愛好者們都十分興奮,因為之前從沒有來自中國的科幻作品獲“雨果獎”垂青。劉慈欣的《三體》從憾失提名到重回榜單經歷了各種波折,曾讓人們?yōu)樗懿荒艿锚勀罅艘话牙浜埂1藭r,劉慈欣的獲獎被認為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

  如今郝景芳的《北京折疊》再次折桂“雨果獎”,證明了中國科幻作品獲得國際肯定不是一種偶然,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新常態(tài)”?!度w》獲獎只不過是世界認識中國科幻文學的開始。

  以往,中國文學界總有一種論調,認為中國人的行文風格、審美情趣和藝術宗旨都和西方人有本質的不同,很難將雙方作品放到一個平臺之下進行比較。在這種論調的影響下,跨文化、跨語言的文學交流,被認為是“吃力不討好”的,仿佛中國作家只要“孤芳自賞”,想辦法贏得國內讀者認可就足夠了。

  然而,在信息傳播越來越快、地球顯得越來越小的全球化時代,跨文化的國際交流滲透進了生活的每個方面。我們吃的食物、用的東西,可能來自另一個大洲,而滋養(yǎng)人們精神世界的文化作品,也可能來自大洋彼岸。我們不能在“中西有別”的幻象里自欺欺人,放棄讓中國文學作品走向世界的努力。

  劉慈欣和郝景芳的接連獲獎,不僅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科幻作品的水準,也向國內文學界證明了一件事:中國文學具備“走出去”的能力,只是缺乏“走出去”的動力?!度w》早在2006年就在國內出版,而美國科幻界直到2015年,才在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坤的介紹和翻譯下了解到了這部杰作。

  在諸多文學表現形式之中,科幻文學是受文化差異影響最小的一個門類。人類對未來的美好暢想和對未知的探索精神是相通的。腳踏不同土地的人,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因此,科幻文學的“國界”是十分模糊的。

  在《北京折疊》之中,郝景芳將她對社會階層“物理固化”的想象,對人口爆炸和城市生活的思考,以及對社會不平等的關注雜糅進了這部充滿奇詭幻想的作品里,塑造出了一個“會折疊”的北京城。在這里,“北京”只是一個背景,同樣的故事也能發(fā)生在倫敦、紐約、東京或者里約熱內盧,文章表達的思想適用于全球。一個海外讀者不會因為他沒來過北京而無法理解文本。

  故步自封,孤芳自賞,不是全球化時代應有的姿態(tài)??苹梦膶W為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打開了一扇大門,我們也期待有更多文化領域的大門可以打開。(楊鑫宇)

【編輯:郭曉倩】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