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春節(jié)”再赴哥本哈根 楚風荊韻驚艷童話國
新華社哥本哈根1月12日電 1月的哥本哈根寒風凜冽,丹麥皇家音樂學院音樂廳內卻洋溢著春的氣息。12日晚,逾千名丹麥政商學界代表及華僑華人齊聚于此,欣賞由湖北綜藝演出團帶來的體現荊楚文化的“歡樂春節(jié)”演出。
19時30分,演出在喜慶歡樂的群舞《中國美》中拉開帷幕。身著蒙古族、朝鮮族、傣族等絢麗民族服飾的演員們,帶著湖北人民的深厚情誼,帶著對丹麥人民的美好祝愿,用動感的舞蹈點亮了舞臺。
演出精彩紛呈,高潮迭起。舞蹈《絲路天音》取材敦煌壁畫美輪美奐的飛天形象,展現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傳遞了“一帶一路”建設的美好愿景;歌手們演唱的《龍船調》《卓瑪拉》《酒歌》則從不同側面反映出荊楚文化的獨特魅力;雜技《晃管》《對手頂》驚險刺激,觀眾被演員們的技藝深深折服。
為加強中丹文化切磋和交流,活動還邀請丹麥皇家音樂學院的教授和音樂孔子學院的師生聯(lián)袂獻藝,共同表演了器樂節(jié)目《來自遠方的問候》《小河淌水》《鼓上飛舞》等,東西方文化在舞臺上水乳交融,大放異彩。
為了讓丹麥民眾近距離感受荊楚文化,演出開始前,演出團在音樂廳候場區(qū)展示了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剪紙、面塑和漢繡等,吸引不少丹麥觀眾駐足欣賞。剪紙藝術家沈松柏的作品圖案大氣精細,活靈活現,民族風味十足;面塑藝術家劉潔除根據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了《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和《昭君出塞》等作品,還特意為丹麥之行創(chuàng)作了童話大師安徒生的“美人魚”,作品色彩艷麗,栩栩如生,充滿童趣。
丹麥政商學各界代表和友好人士、國際和地區(qū)組織負責人、各國使節(jié)和當地華僑華人代表等千余人觀看了當晚的演出。中國駐丹麥大使劉碧偉在演出前致辭說,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喜慶、與家人團圓的日子?!皻g樂春節(jié)”慶?;顒蝇F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文化習俗的一扇窗口,而丹麥的“歡樂春節(jié)”活動已走過16個年頭,如今已成為不少丹麥人期待的文化盛事。
丹麥外交部副國秘莫滕·耶斯佩森說,近年來丹中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不斷深化,經濟交往逐年升溫,雙方高層互訪不斷,文化交流更是成為常態(tài)。耶斯佩森說,丹中文化交流將進一步加深兩國民眾對彼此的了解。
兩個多小時的演出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丹麥觀眾安德森是一名電影導演,他告訴記者,中國藝術家們的表演讓他驚嘆。他說,作為3個孩子的父親,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從小了解和喜愛中國文化,他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帶他們去中國湖北實地感受中國文化。祖籍湖北荊州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在農歷雞年快要到來之際,能在異國他鄉(xiāng)欣賞到來自祖國的精彩演出,緩解思鄉(xiāng)之情,也讓他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此次“荊楚文化走丹麥”活動由中國文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駐丹麥大使館聯(lián)合主辦,湖北綜藝演出團于1月5日至14日在丹麥5個城市開展“歡樂春節(jié)”巡演活動。目前,演出團已先后在奧胡斯、霍森斯、森訥堡和哥本哈根成功舉辦4場專場演出、6場互動演出和一場廟會活動,此后將赴艾厄代市舉辦最后一場專場演出和非遺展示,并與當地學生開展演出互動交流活動。(石壽河 任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