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春節(jié)”在首爾開鑼 甲骨文里送“雞”福
2017年是農(nóng)歷丁酉雞年。1月16日,“歡樂春節(jié)”廟會在韓國首爾開鑼,“雞”的形象搭載著中國古老文化的“甲骨文”這種極具特色的新春“祝福”,吸引了不少韓國民眾頻頻駐足。
“好精美!”“第一次見到甲骨文!”“這是什么字?是漢字‘雞’嗎?”“幾個‘雞’字寫法為什么不同?”“這幅雞像活的一般!”筆者聞“聲”而來,作為今年“歡樂春節(jié)”的特色活動之一,“甲骨文百鳳百吉”書畫展正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行,共展出50余幅水墨雞繪畫與甲骨文“雞”“鳳”字象形異體字書法作品。
單看甲骨文“雞”字,頭部、嘴、雞冠、雞爪,雙翅上有羽毛,細節(jié)分明,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了雞的形象,而單單“雞”字的象形異體字又有幾十種?!霸瓉碇袊鴿h字‘雞’字來源于雞的形象啊”,一位在現(xiàn)場聽到講解的韓國人,不由自主地感嘆。
書畫的作者、上海殷商甲骨文研究院代理院長韓志強教授告訴筆者,之所以選擇“雞”“鳳”形象,是因為在漢語中,“雞”字音近“吉”字,民間歷來以“雞”意喻吉祥,“鳳”字意欲新的一年高飛遠舉、事業(yè)騰達。甲骨文是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中國最古老、成系統(tǒng)的文字,即漢字的鼻祖。以藝術(shù)手法、生動形式展現(xiàn)這兩種形象,看似書法其實是畫,便于外國人理解,增強了親和力。
在現(xiàn)場,中國藝術(shù)家用甲骨文書寫“歡樂春節(jié)”“雞年大吉”等文字,除了讓韓國民眾一飽眼福,藝術(shù)家還書寫了十二生肖的甲骨文,并以拓片技術(shù)現(xiàn)場拓印送給韓國朋友。其實,從1月11日起,走過了仁川、安山,首爾已是2017年“歡樂春節(jié)”在韓國的最后一站。
三個城市走下來,“看到韓國朋友對甲骨文作品愛不釋手,對中國文化充滿好奇心,很驕傲,也很欣慰!”韓教授說,此次展覽的目的,一是讓韓國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二是帶來中國春節(jié)祝福,增強兩國人民友誼。
有一個幕后花絮令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員印象深刻:“歡樂春節(jié)”首場廟會在仁川松島G大廈一樓大堂舉辦之前,甲骨文書畫展剛剛完成布展,正巧有在此辦公的聯(lián)合國機構(gòu)和國際組織雇員經(jīng)過,他們饒有興趣地上前駐足,仔細地觀看每一幅作品,用心地研究著,還拿出手機一邊拍照,一邊嘖嘖稱奇。
展覽期間,韓國KBS電視臺攝制組等還進行了專門采訪,了解“雞”字甲骨文一筆一畫如何書寫、象征什么,以及中國文字的由來、背景等。“很有意思,也很震撼!”電視臺編劇向筆者坦言,他原來只知道“雞”字是一個簡單的文字,通過了解其來源,看到那么多異體字,真切感受到了中國古老漢字文化的魅力所在。
作為中國在亞洲設(shè)立的第一個文化中心,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自2010年以來,每年于春節(jié)前夕都在韓舉辦“歡樂春節(jié)”品牌文化活動,今年已迎來了第八個年頭。此次,除了甲骨文書畫展,還有春節(jié)廟會、湖南非遺展覽、唐人街慶典巡游、舞獅表演與培訓(xùn)、文化產(chǎn)品貿(mào)易推介洽談會、賀歲電影展映等,11個主題,40余場活動,較往年規(guī)模更大,形式更具創(chuàng)意。
“籌備活動很忙,但忙得開心?!敝袊v韓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兼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史瑞琳說,編織“紐帶”,旅韓華僑華人心系祖國,中國文化也吸引韓國民眾。在為韓國新年帶來中國祝福、增添中國年味的同時,也希望借文化的渠道,發(fā)展中韓友誼、推進友好合作。
首爾市民高靜美告訴筆者,在韓國談到雞的形象,一般會與“活潑”“吵鬧”聯(lián)在一起,此次通過“歡樂春節(jié)”書畫展,了解到中國雞的形象,感覺“很神氣”“有力氣”,象征了吉祥如意。韓國人民同中國人民一樣,過春節(jié),屬生肖,有相通的緣分,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暗谝淮瘟私獾街袊坠俏?,太有意思了,希望今后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希望兩國都更好?!?陳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