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柏林常州文化周:藝術是溝通心靈的最好方式(圖)

2017年03月01日 09:31   來源:中國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參觀民眾細細品味長達29米的世界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作——“從雅典到北京”。
    參觀民眾細細品味長達29米的世界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作——“從雅典到北京”。

  中國網(wǎng)2月28日訊 悠遠韻長的江南絲竹,幽咽婉轉的錫劇名段,剪作精細、情趣盎然的刻紙,還有媲美油畫精致細雅的亂針繡作品……2月24日到2月26日來到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的觀眾,欣賞到了來自中國江南文化名城常州的110多幅有地方特色的美術、書法、刻紙、刺繡、攝影等傳統(tǒng)藝術作品以及藝術家的現(xiàn)場展示。

  現(xiàn)年61歲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金壇刻紙大師楊兆群帶來了一幅高2.008米、長29米的刻紙作品《從雅典到北京》,吸引了無數(shù)觀眾近距離欣賞。如此輕薄又尺幅巨大的刻紙竟然沒有一絲瑕疵斷裂。當觀眾得知,這幅作品是5位民間刻紙藝術家耗時4年完成共同完成時,更是豎起了大拇指,贊嘆道:“ 太不可思議了!”

  亂針繡大師孫燕云的現(xiàn)場創(chuàng)作也吸引了很多中德觀眾駐足觀賞。當他們看到,這些遠觀如油畫般生動立體的作品細看下竟是由貌似粗糙隨意,實則粗細濃淡有致的絲線組成,也是直呼不可思議。再看到孫大師將一根僅有頭發(fā)絲粗細的絲線瞬間分撥成48根的時候,更是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一位對中國文化十分喜愛,且多次去過中國的退休德國老教師在參觀完之后,用了一句很地道的中國話來總結她的感受:“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精妙只可意會不可言表。”

  藝術的交流最終是為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24日晚文化周的開幕儀式上,來自常州的企業(yè)家唐賽先生和刻紙大師楊兆群還分別向慈善機構“柏林文化生活”捐贈了1000歐元和一幅體現(xiàn)中德友誼的刻紙作品《德意志印象》。該機構長期致力于為貧困人群和老人募集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入場券。其負責人安格拉-麥恩堡女士對于這份來自常州的支持十分感動,她說:“文化藝術是溝通人們心靈的最好方式,希望中德民眾能夠通過更多更深入地文化交流了解對方?!?任斌)

【編輯:郭曉倩】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