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中國紀錄片拿國際獎項 導(dǎo)演:不再“打醬油”了

2017年03月08日 14:5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于卓/攝
于卓/攝

  《中國青年報》:《搖搖晃晃的人間》在國外放映后反饋如何?您覺得外國觀眾看懂了您的片子嗎?

  范儉:這部影片跟我以往的片子在國外引起的反應(yīng)不太一樣,應(yīng)該說《搖搖晃晃的人間》是我所有作品中,國外觀眾看起來觀影障礙最少的一部,幾乎沒有他們理解不了的東西。不像我之前的作品,國外的觀眾會先問很多背景知識,比如戶籍制度是怎么一回事,計劃生育政策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才會和你談影片本身的人物等等。

  這部影片最直接的觀影反饋來自于女性觀眾。女性觀眾會非常直接和敏感地進入這部影片。比如在一次觀影活動上,兩個女性觀眾湊過來,聽到我說這是關(guān)于一個女人的影片后,就表現(xiàn)得很開心,因為她們也認為,這部片子就是關(guān)于一個女人的,而不是關(guān)于什么殘疾人或者文學(xué)的。

  《中國青年報》:中國的紀錄片在全世界紀錄片的同業(yè)競爭中處于什么位置?

  范儉:我2006年第一次去參加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jié)(IDFA)的時候,我和我的中國紀錄片同仁們更像是來“打醬油”的,完全摸不著東西南北,那個時候中國的紀錄片幾乎不太可能進入主競賽單元,也不太可能拿獎。那個時候主競賽的那些片子是清一色的歐洲片,他們的片子制作精良,遠在我們的水準之上。2009年,《歸途列車》獲得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jié)最佳長紀錄片獎是一個轉(zhuǎn)折點,那是中國人第一次拿到這個最高獎項。2016年,《搖搖晃晃的人間》獲得IDFA主競賽單元評委會大獎,《塑料王國》(王久良導(dǎo)演——記者注)拿下IDFA新人單元評委會大獎,兩部中國紀錄片同時拿下兩個重要的大獎,這也算一個里程碑??梢哉f中國紀錄片人,從過去“打醬油”的狀態(tài),慢慢地成為這個舞臺的一個主角。

  《中國青年報》:中國的紀錄片要走向國際,有哪些壁壘是中國電影人可以嘗試打破的?

  范儉:至少字幕上應(yīng)該用心。我早期的片子字幕翻譯也不太好,這就導(dǎo)致在國際傳播上走不了多遠,不要小瞧了電影的字幕,其實是很重要的創(chuàng)作組成部分。字幕的翻譯要符合西方人的閱讀習(xí)慣,而且很多時候要做簡化。因為把所有中文完全地按照字面去翻譯會非常龐雜,而字幕又是轉(zhuǎn)瞬即逝的,這會讓觀眾看得很累。在剪輯的時候,我們也會特意去留白,不會讓大量的對話集中。因為,如果大量的對白集中,觀眾只有看字幕,就看不到畫面和故事本身人物的那些情緒和表情?!稉u搖晃晃的人間》在詩歌翻譯上也專門投入了力量和人員。詩歌可能是最難的一種翻譯。目前來看,西方觀眾對詩歌翻譯的評價還是不錯的。

  《中國青年報》:您如何看待紀錄片進院線?

  范儉:我認為我們這個片子的藝術(shù)水準以及電影感都不差,或者說你在影院去看,你不會覺得這是一個爛片。我覺得多一些紀錄片進入院線對于整個中國電影的生態(tài),對于中國紀錄片的發(fā)展都是很有好處的。就像總給觀眾吃快餐,吃點兒不一樣的東西也是有好處的。而且如果有更多的紀錄片能夠進院線,并且能夠取得一個相對還可以的票房,能回收一些資金和成本的話,會讓更多的投資方愿意投拍紀錄片。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婧

【編輯:齊倩茹】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