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學生漫話來華“取經(jīng)”路:甘作獨行客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電 題:澳大利亞學生漫話來華“取經(jīng)”路
作者 邢翀
近年來前往澳大利亞的中國學生數(shù)量井噴。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學生也踏上中國國土,開啟來華“取經(jīng)”路。
上路:甘作獨行客
“我是大學里第一個來中國學習的?!盋helsea Jacka告訴中新社記者。
她更愿意別人喊她“詩意”的中文名:秋夕。秋夕出生于澳大利亞圖文巴的一個小鎮(zhèn)?!皼]有太多中國人,大家對中國也不了解?!碑敵踹x擇來中國讀書時,家人朋友都“瞪大了眼睛”。
秋夕所在的南昆士蘭大學2010年與中國杭州的一所學校交流,選拔一名澳大利亞學生去中國交換?!爸車瑢W不愿走出去,但我想試試?!?/p>
秋夕最后得到了骨子里同樣有著“探索精神”的父親默許?!案赣H告訴我,要遵從內心想法?!庇谑?,秋夕只身前往她眼中“略帶神秘”的東方國度,開始了她來華“取經(jīng)”路。
當Sam Hunt決定來中國學習時,父母朋友起初也略感驚訝。他坦言,這確實是一個“不尋常的選擇”,“中國在國際社會影響力漸大,我很想去看看?!?/p>
解釋完原因后,父母朋友的支持態(tài)度讓Sam非常感動?!八麄冋J為我會學到很多,這是一個‘聰明的決定’?!?/p>
路上:且行且珍惜
Emily Rose已經(jīng)是第二次來華。去年她成功申請澳大利亞政府的“新科倫坡計劃”獎學金前往清華大學學習中文。但回想起申請經(jīng)歷,她直呼:“這是我人生中最緊張的時刻!我當時喝了兩瓶多水!”
“新科倫坡計劃”是澳大利亞政府2014年推出的資助本土學生赴亞洲留學項目。作為第二批赴中國留學的資助學生,Emily坦言申請競爭“相當激烈”。“每所大學至多推薦10名學生,我所在的墨爾本大學就有幾百人申請,最終只錄取四人,而我很幸運成為唯一一名來中國的學生,非常珍惜這次機會?!?/p>
更讓她珍惜的是在中國的種種“感動”。春節(jié)期間她和朋友回鄉(xiāng)過年,除夕在四川彝族的一個村寨中,鄉(xiāng)親們不停地往她碗里夾菜;她唱歌時,鄉(xiāng)親們雖聽不懂,但全程一直鼓掌叫好。
“中文”和“學業(yè)”是秋夕留學生活中的最大收獲。初來杭州時,秋夕是全校唯一的外國人。“同學們都講中文,我就強迫自己學中文。雖然辛苦,但現(xiàn)在我聽力口語都很棒!”
之后秋夕選擇攻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碩士。她說,近年來她家鄉(xiāng)與中國的貿(mào)易逐漸增多,對中國的了解也多了,于是她選擇“中澳地方政府交流演變”作為研究課題。
調研后秋夕發(fā)現(xiàn)兩國地方政府間交往越來越朝向多樣化發(fā)展。“兩國地方政府層面的交流很重要,這樣的趨勢能夠真正惠及兩國人民?!?/p>
前路:漫漫有歸期
Sam由悉尼麥考瑞大學派往中國學習,同時負責該大學對華事務?!半m然留學生數(shù)量巨大,但兩國民眾對彼此的了解還有待提升?!?/p>
Sam把自己比作“橋梁”,一方面了解中國,另一方面又向中國宣傳大學、澳大利亞。邊工作邊讀書的他“很忙很充實”。
一學期后Sam將會前往悉尼述職。對于今后的道路他已規(guī)劃好:將會作為麥考瑞大學代表常駐中國?!敖逃俏蚁霃氖碌氖聵I(yè),加強兩國溝通必須靠教育,讓年輕人加深了解?!?/p>
碩士課程結束后,秋夕認為自己的中文水平還可以再提高,決定留下來繼續(xù)學習。她告訴記者,自己想留在中國。隨著家鄉(xiāng)小鎮(zhèn)越來越開放,她也很想在學成后告訴家鄉(xiāng)孩子,遵從內心想法,來中國走一走。
談及半年后即將學滿回國,Emily直言“已經(jīng)開始不舍離開了?!卑拇罄麃喺陙聿粩嗤苿又形倪M課堂,她曾經(jīng)任教過的國際學校中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漢語?!皟蓢宋慕涣鞯氖滓蛩厥侨说牧鲃樱晕乙欢〞扑]青年人來中國,實地體驗十分難得?!?/p>
Emily還欣喜地告訴記者,她男朋友也是“漢語通”?!盎ê迷聢A后,我們想來中國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