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還要多動腦筋

2017年03月24日 15:01   來源:光明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前幾天,讀到幾種中國文學作品要在英國出版的消息,起初沒大在意。以當下中外出版界合作的密切程度來說,輸出的數(shù)量即使再多出10倍,也談不上稀奇。瀏覽過人民文學出版社此次譯介的9種作品目錄,就覺得有意思了:李蘭妮的《曠野無人》、楊志軍的《藏獒》、蔣子龍的《農(nóng)民帝國》、劉心武的《鐘鼓樓》、宗璞的《南渡記》和《東藏記》、史鐵生的《我的丁一之旅》、李國文的《冬天里的春天》以及馬平來的《滿樹榆錢兒》,雖然不同于常見的中國當代小說精品選,更不是一份中國當代小說暢銷榜,但不難從中感受到濃濃的當代中國味道。

  小說不是歷史,亦非現(xiàn)實,而是實實在在的虛構(gòu)。按照作家納博科夫的說法,“好小說都是好神話”。即便如此,也不妨礙中國小說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吃油條、喝豆?jié){、念仁義禮智信,聽生旦凈末丑。一個個純正的中國故事就蘊含在一部部中國小說中。

  近些年,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增多,“講好中國故事”這句話在媒體上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其背后的潛臺詞顯而易見:中國故事講得還不夠好,不對外國人的口味。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朋友來了有好酒”,恨不得在一本書、一部電影中把幾千年文明的精粹全都呈現(xiàn)出來,讓外國人知道中國的好。

  “講好中國故事”,不僅要拿出中國的好東西,更為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講述方法。對于一個受慣了面包、黃油的胃,一會兒涌入一杯茅臺酒,一會兒混進一碗豆汁兒,難免不適應。不妨先用一兩盤外國人更容易接受的宮保雞丁,請他們初嘗一下中國味道,然后再談博大精深。好的講述方法,不僅是“深入淺出”“提綱挈領”,或者把在中國已經(jīng)廣受歡迎或認可的圖書,簡單翻譯了事,而是要讓在世界各地不同語境下生活的人們,能與這些好東西共振,對中國產(chǎn)生“同情之理解”。在此之前,則有必要對外國讀者有一些“同情之理解”,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與接受習慣。

  近300年前,率先被翻譯成法語的中國戲劇是《趙氏孤兒》,而不是《西廂記》《牡丹亭》,在歐洲最早產(chǎn)生影響的中國小說,是至今尚不大為國人所知的《好逑傳》,而不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這些名著。在去年舉行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英國知名出版機構(gòu)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社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簽署協(xié)議,他們感興趣的是當代中國社會學、新聞傳播學領域的學術著作,而非圖書“走出去”的主力——當代政治、經(jīng)濟或古代歷史文化。

  少點“一廂情愿”,多些“兩心相悅”,講好故事還要多動腦筋。(杜羽)

【編輯:郭曉倩】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