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這五年·我與中國”:這五年,我一直在講故事

2017年08月10日 17:00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五年前,從北京唱響的“中國夢”引起海內外中華兒女共鳴。五年來,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實踐,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從“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到“一帶一路”;從經濟轉型發(fā)展到反腐倡廉……中國的頭條新聞總能引發(fā)海外華僑華人的思考與感懷,僑胞們與祖(籍)國、家鄉(xiāng)呼吸相通、砥礪奮進。

  “這五年•我與中國”征文活動發(fā)起后,海內外僑界踴躍來稿,表達心聲。一篇篇優(yōu)秀征文也將陸續(xù)與大家見面,共同講述“我與中國的這五年”。

——編者按

這五年,我一直在講故事!

范軒

  中國人喜歡講道理,西方人喜歡講故事。既然立身國際舞臺,我們不妨拋開道理、說教,而用西方受眾聽得懂的話語、習慣接受的方式、看得見的事實,來見證大美的今日中國,來講講動聽的中國故事。

  五年間,不止30次往返于客居的歐洲與植根的祖國,游走于發(fā)展與變革之中。在四川藏區(qū),在貴州侗寨,在云南傣家,在甘肅裕固新村,在新疆維族院落……我?guī)е?70MM汞柱的高血壓、拖著摔不爛的鋁合金行李箱,篤定前行。建了藏式新居的主婦,為父母留在鄉(xiāng)村的康巴帥哥,只有7個孩子幼兒園的美女老師,守護經卷的紅衣僧人,下著羌棋、卻關心反腐的羌族老人……我訪談的,皆是構成中國民族社會的細小顆粒。即便因為高原反應而躺在醫(yī)院里時,我也沒忘給自己唱唱高調、振奮精神:做一名有責任、有情懷、有水平、有技術的華文媒體人。

  當他人的筆觸歌舞升平、鏡頭繁花似錦之時,我的目標卻簡單明了:用恬淡、白描的手法記錄各族同胞質樸、平實的心境,將他們的形象、言語不加“佐料”地展示出來,并從這些“非典型”人物的身上,折射出真實的中國社會,演映出史詩般的巨大變革。

  我能不能摸摸藏族姑娘的衣服

《歐洲新報》總編輯范軒擔任“藏族歌舞晚會”主持。
《歐洲新報》總編輯范軒擔任“藏族歌舞晚會”主持。

  連續(xù)三年,在中國駐法蘭克??傤I事館的操持下,都于春節(jié)時的法蘭克福,為德中觀眾獻上一臺來自中國藏區(qū)的演出。這臺獨具高原特色、絢麗燦爛的歌舞盛宴,也成了許多德國民眾了解藏區(qū)、認識藏族的“敲門磚”。

  因為我近年來也一直在藏區(qū)考察采訪、并寫出了一系列報道在歐洲傳播,時任的法蘭克??傤I事梁建全便邀請我來主持晚會。而在藏區(qū)親歷的一個個鮮活人物、真實故事,便成了我現場發(fā)揮的全部素材。

  臺上,我拋開演出團隊交付的解說詞,而將親身經歷穿插其間。我講央金大姐為何花費80元買來國旗、插在自家新房上?——“政府花8萬元給我家建了新房,我花80塊買個國旗掛起來,你說應該不應該?”;我問青年干部俄色尼寶共產黨跟佛教信仰是否有沖突?——他坦誠詮釋:“共產黨要求我們?yōu)閯e人考慮,佛教也要我們?yōu)閯e人奉獻;所以只要我堅持做好人、做好事,就都滿足了?!蔽覇枬h藏鄰居是否有矛盾隔閡?仨兄弟異口同聲地說:“啥子漢族、藏族,這是你們的說法,我們平時都不分,都是一樣滴耍!”……

  精彩的表演、7個真實的小故事全部結束之后,1000多名德國觀眾的場地掌聲雷動、經久不息?!罢鏇]想到,藏族人的生活這么美好!”“我一定要帶著家人到藏家去做客!”沸騰的現場中,人們久久不愿離去。

  “主持人先生、主持人先生!您能不能幫幫我?”我循聲望去,一位80多歲的德國老婦人興奮而激動:“我只想去……摸一摸藏族小姑娘的衣裳!實在太美了!”

  梁總領事熱淚盈眶:“什么是外宣?什么是‘中國故事’?這就是??!”

  鄰里三兄弟:漢藏本就一家親

  越野車疲憊地在高原上蜿蜒匍匐之時,忽然聽到窗外藏族孩子招手呼喊了一聲:“扎西德勒!”讓我們心頭淌過一股清冽與甘甜。

  陳正勇、陳正安、桑旦,是我在海拔4298米高的“康巴第一關”折多山口偶遇的三兄弟;其中,陳氏兄弟是居住在甘孜的漢人,而桑旦是他們的藏族鄰居,從小一起玩著尿泥長大的,不發(fā)彼此。如今三人相約,做了筑路工人。

  “收入嘛,馬馬虎虎,每天工錢240,養(yǎng)家糊口夠了。”陳正勇憨笑著說?!盎锸趁刻?0塊,吃的還可以!”老二陳正安補充。桑旦一直笑著不說話,非讓他說,他就操著濃重的四川方言說:“現在的生活嘛,要好滴多,我們滿意嘍?!?/p>

  “啥子漢族、藏族撒,這是你們的說法,我們平時都不不分,都是一樣滴耍!”這是桑旦的民族觀。

  而關于理想,三人黢黑的臉上明顯看出了期冀。“我嘛,也沒得啥子大的希望,就是上個禮拜剛剛考了駕照,希望2、3年里頭能買個車撒,山區(qū)交通不便,有個車可以到處跑了。”陳正勇說?!拔乙惨粯拥?,掙些錢、買個車,讓老婆、娃兒過好些?!标愓舱f。桑旦呢?“現在這樣的日子,就是神仙過的好日子??!有些零花錢,把娃兒培養(yǎng)好,能走出去看看!”

  不漂北京漂貴陽

  說老實話,雖是走南闖北的記者、但這里來的并不多。因為,我們不能否認它的偏安一隅,不能忽略它同中原的距離,不能把“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只看作是個戲謔的傳說。

  柳某人的一篇《黔之驢》貽害了這里。世人通常會以為,貴州窮山惡水,老少邊窮,連頭驢子都沒有。

  昔人如此,今人依然。我們這些游歷世界各地的海外媒體人,也算是有些見識;可來到貴州之時,還是有人大呼意外。一位生在珠三角、活在歐羅巴的大姐看見甲秀樓背后鱗比櫛次的樓宇、川流不息的車流、摩肩擦踵的時髦人兒,很是訝異:這里……這里以前不是很窮的嗎?!

  入夜,貴陽噴水池,商鋪繁榮、人潮涌動,毫不亞于北上廣的鬧市街頭,倒讓巴黎、倫敦、柏林相形見絀了。胃里裝著麻辣鮮香、甘醇美酒,體膚感受著輕輕微風、陣陣清涼,一個字:爽!

  在一家爆棚的夜店,我點了當地出產的葡萄美酒,微醺中欣賞著歌手那濃郁的“民族風”。趁歌手休閑的空檔,我們攀談。26歲的徐池,遵義人,“北漂”四年,回到貴陽一年了。“那時候,我特別討厭我的家鄉(xiāng),覺得只要離開貴州,做什么都可以!”

  那為什么要回來?“北京當然好!只是那不是我的家?!?/p>

  “回來發(fā)現家鄉(xiāng)變化巨大!這里氣候好,物產多;空氣里是甜絲絲的青草味道;掙多掙少都吃得好、睡得香!所以,老子不走嘍!……”

  后來,我從貴州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從科學環(huán)保的農耕基地,從苗山侗寨布依鄉(xiāng),找到他回歸的答案,找到貴州紅紅火火、清清爽爽的根源。

  拉爾夫在香格里拉“來電了”

(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看到這張照片,請不要以為是個嗜酒如命的老外在泡吧,他可是有著“中國夢”的外國人。

  德國人拉爾夫,在他一萬公里之外的家鄉(xiāng)科隆就是一名釀酒師。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聘到香格里拉,依然做他的老本行。只是這一次,他不是個普通的釀酒師,而是負責香格里拉啤酒釀造公司全部設備安裝、技術調試、生產工藝的“大拿”了。

  “誰說中國制造都是垃圾貨?我們的啤酒就是地道的德國口味,但根據中國客人的口味做了調整,清淡、香醇;目前我們已經開發(fā)了5種不同口味的啤酒,有青稞口味的,有雙酵母發(fā)酵的,還有專為女士打造的……”說起啤酒,拉爾夫好不興奮,德語、英語的亂竄“頻道”。

  “回德國?我肯定不會再回德國去了!我喜歡中國,喜歡香格里拉,我會留在這里工作和生活。因為我女朋友是這里的,所以我也把這里當成了家鄉(xiāng)。”原來,拉爾夫是個中國女婿。

  “夢想?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把香格里拉啤酒,做成中國最好、最受歡迎的精釀啤酒!”拉爾夫在德國時并沒有想要把他的啤酒做成“德國之最”;但在中國,他來電了。

  …………

  這五年,我一直在講故事。但我以為,講故事是個技術活兒,不僅要有熱心、有情懷,還要講方式、重技巧。用東學西漸的經驗,植入鮮活實在的內容,才能讓“中國故事”扣人心弦、潤物無聲。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做個中國故事的宣講者、中國文化的傳播者、“一帶一路”的實踐者、“中國夢”的守護者。

  【作者范軒系《歐洲新報》總編輯】

【責任編輯:張金杰】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