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這五年·我與中國”:這五年,中國文化伴我成長

2017年08月16日 11:15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五年前,從北京唱響的“中國夢”引起海內外中華兒女共鳴。五年來,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實踐,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從“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到“一帶一路”;從經(jīng)濟轉型發(fā)展到反腐倡廉……中國的頭條新聞總能引發(fā)海外華僑華人的思考與感懷,僑胞們與祖(籍)國、家鄉(xiāng)呼吸相通、砥礪奮進。

  “這五年•我與中國”征文活動發(fā)起后,海內外僑界踴躍來稿,表達心聲。一篇篇優(yōu)秀征文也將陸續(xù)與大家見面,共同講述“我與中國的這五年”。

——編者按

這五年,中國文化伴我成長

余皓萱

  “你更喜歡中國還是美國???”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經(jīng)常被問這個問題。對于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孩子來說,這樣的問題不好回答。曾經(jīng),我也和很多華裔小孩一樣,對大人們的這類問題不知如何作答??蛇@五年間,我漸漸地對這個問題有了答案。

  2002年,剛剛一歲的我跟著爸爸媽媽來到了美國,從此就在這里成長。除了幾個短短的暑假,我沒有在中國長時間生活過。直到現(xiàn)在,我從來沒踏進過中國學校的課堂,從來沒親眼見過我的出生地北京的深秋美景。十一歲以前,我甚至沒看過多少中文書或中文電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基本為零。

  小學的時候,我對學習中文沒有特別的興趣。每天放學后,媽媽會教我寫字、讀課文,爸爸有時候還會教我寫作文,但我對這些“任務”有千萬個不情愿。平時,我讀的都是英文的兒童畫報,看的都是美國的動畫片,也跟學校里的外國小朋友相處得不錯,為什么還要學習中文?雖然我每天勉強做完媽媽布置的中文作業(yè),但我對這些筆畫復雜的漢字沒有任何興趣,更談不上主動學習中國文化知識。

  五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與中國文化有了“美麗的邂逅”,我與中國的故事有了新的開始。那是小學畢業(yè)的那年暑假,我被爸爸媽媽“逼”著去參加了世界華人學生夏令營。入住的那天,我并不是很樂意,還希望這十天能早點結束。我當時沒想到,短短的十天會讓我與中國的緣份發(fā)生如此巨大的改變。

  夏令營的小朋友來自全球各地。平時,他們在學校也只說自己所在國家的語言??傻搅酥袊?,我們只能用中文溝通,只有中文和中國文化才是我們的共同語言。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會說中文是多么重要和有用。十天里,我們走遍了北京的著名景點,品嘗了北京的傳統(tǒng)小吃,也體驗了北京的風土人情。登上萬里長城時,我為古代中國人能建起如此壯觀的奇跡感到震撼;走在高樓大廈中,我為現(xiàn)代中國的繁榮發(fā)展感到驚訝。慢慢地,我對這個多姿多彩的地方產(chǎn)生了好奇心,開始想了解我的父母曾經(jīng)生長和工作的地方。

遙望北京 我一直很喜愛我的家鄉(xiāng)北京。站在景山上俯瞰故宮和遠處的高樓大廈,我感到心曠神怡。
遙望北京。我一直很喜愛我的家鄉(xiāng)北京。站在景山上俯瞰故宮和遠處的高樓大廈,我感到心曠神怡。

  不過,僅僅一個夏令營還不足以讓我對中國產(chǎn)生這么濃厚的興趣。不得不承認,偶像讓我與中國有了更加切割不斷的聯(lián)系。同一年的暑假,我在媽媽老家看電視時,發(fā)現(xiàn)電視劇里有一位特別帥的男演員。媽媽告訴我,他叫蘇有朋,是她小時候的偶像。我開始喜歡上他,找他演過的所有電影和電視劇來看,有時也會嘗試看些別的節(jié)目。兩年后,我無意在《我是歌手》上又找到了一位偶像——被稱為“音樂詩人”的歌手李健。他那溫暖人心的歌聲和如詩如畫的歌詞深深打動著我,把我?guī)Щ剡b遠的故鄉(xiāng)。為了追星,我還特意百里迢迢,從華盛頓趕到紐約去看他的演唱會。當然,李健還教會了我怎么做一個“文藝青年”,用中文寫出優(yōu)美的句子。

  有了這兩位“大叔偶像”,我對中國影視劇和娛樂節(jié)目著了迷。放學后,看《瑯琊榜》、《偽裝者》成了我必不可少的娛樂項目。周末,看《奔跑吧兄弟》、《快樂大本營》成了我放松自己的主要方法。幾年間,我從一個對中國娛樂節(jié)目的“無知少女”變成一個中國影視劇和明星八卦的“小靈通”。不知不覺間,我的中文水平突飛猛進,這可比死記硬背中文課文有效多了!這些娛樂節(jié)目和影視劇不但讓我學會很多成語、俗語和流行語,更使我加倍熱愛中文和中國文化。

在參觀彝族村時,小記者團看到了牧羊人帶著一群山羊緩緩走過。羊有點臟、有點臭,但正體現(xiàn)著小村莊的獨特之處。
在參觀彝族村時,小記者團看到了牧羊人帶著一群山羊緩緩走過。羊有點臟、有點臭,但正體現(xiàn)著小村莊的獨特之處。

  兩年前,我再一次回到我已經(jīng)深深愛上的北京。不過,這次我擁有了新的身份——僑報小記者。僑報小記者團給予我很多新的機會,讓我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我們參觀了外交部、國務院僑辦和中新社,還登上了司馬臺長城,品嘗了地道的北京烤鴨,每個項目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我們還前往風景優(yōu)美的云南。多姿多彩的大理古城和風花雪月的蒼山洱海,讓我對中國多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有了新的感知。

  小記者活動結束后,我主動學習中國文化,已是欲罷不能。有空時,我常常讀中文古詩,看中國的紀錄片,了解中國的歷史。我記住了中國所有省的地理位置、省會和旅游景點,背下了上下五千年所有的朝代和著名人物,還讀了《紅樓夢》、《西游記》……我盡可能地讓自己被中文包圍:日記用中文寫,手機用中文系統(tǒng),常跟中國的朋友聯(lián)系。我發(fā)現(xiàn)我真心地喜歡花時間在學習中文上,喜歡到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圍繞著中文在運行。

美麗的中國樂器 有空的時候,我喜歡練習古箏。優(yōu)美的旋律讓我瞬間感到放松、享受。(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美麗的中國樂器 有空的時候,我喜歡練習古箏。優(yōu)美的旋律讓我瞬間感到放松、享受。(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現(xiàn)在的我,依然在讀英文書,看英文電影,但我的日常生活多了新的內容——我也讀中文小說、看中文電影。我不再把學習中文當作任務,而把它當作我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學校的功課繁重,我也每天堅持讀一會兒中文書,有時還練練書法、彈彈古箏。每周末,我在中文學校做義工,教二十多位從中國來探親的老人學習英文。他們都感到很驚訝,為什么在美國長大的女孩中文能這么好!這個暑期,我還要到北京郊區(qū)的孤兒院去教中國小孩英語,用我的中文能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明年即將報考大學的我滿心希望能夠進入一所與中國有合作項目的美國大學。我盼望將來有機會回中國工作,去體會中國社會的多元,了解它的人文環(huán)境。無論能不能適應,我都要親自體驗一下,看看這個我一直向往和喜愛的地方會給我?guī)硎裁礃拥捏@喜。

  現(xiàn)在如果再有人問我更喜歡中國還是美國,我一定會大聲說:“我更喜歡中國,因為在我的心里,中國就是我的故鄉(xiāng)?!?/p>

  美麗的中國,謝謝你這五年來一直伴我成長。

  【作者余皓萱系美國弗吉尼亞湯姆斯·杰弗遜高二學生

【責任編輯:張金杰】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