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中國故事攝影展 埃及女?dāng)z影師鏡頭中的中國風(fēng)物
新華社開羅9月21日電 通訊:埃及女?dāng)z影師鏡頭中的中國風(fēng)物
新華社記者鄭凱倫
照片中的女子著一襲青衫,執(zhí)一柄紙傘,面目被傘面擋住而不可見;繪在紙傘上的一剪白梅被橘紅色傘面襯得尤為孤清,令人不禁遐想傘后人的容貌。
被這張充滿東方韻味的海報吸引,我們走進(jìn)正于埃及開羅杰濟(jì)拉藝術(shù)中心舉辦的“中國故事”攝影展,聽埃及著名女?dāng)z影師薩拉·福阿德講述她在中國的創(chuàng)作故事。
薩拉受開羅中國文化中心選薦,于2014年冬天前往中國北京、青島、濰坊和泰安等城市采風(fēng)。經(jīng)三年精心籌備,其“中國故事”攝影展于近期面世,將持續(xù)展出至9月27日。
薩拉對三年前的中國之行念念不忘:“對攝影師來說,在此前從未涉足的國家拍照總是令人激動不已。中國的一切對我都是新鮮的。從下飛機那一刻起,我的相機快門就停不下來?!?/p>
初來乍到的薩拉將鏡頭對準(zhǔn)普通中國人和他們的日常生活:在菜市場上與小販討價還價的老漢,在小巷中邊走邊聊的年輕情侶……在一張青島小吃街的照片中,燒烤攤主的鐵鏟正將幾串魷魚結(jié)實地按在鐵板上,觀眾不禁腦補起“滋滋”聲和撲鼻香氣。
隨著拍攝進(jìn)程的深入,薩拉試圖表現(xiàn)更為思辨的主題,探尋在中國人與人以及人與山水間的關(guān)系。
在乘坐泰山纜車時,薩拉的同伴、一名山東大漢的身影映在纜車的玻璃上,堅毅的面孔與山景融為一體。薩拉趕緊將這一景象捕捉下來?!斑@名男子仿佛在和泰山對話,令風(fēng)景活了起來?!彼_拉說。
在一副拍攝于青島棧橋公園的作品中,夕陽即將落入海平面,余暉將海面染成橙黃,似有英國畫家威廉·特納畫作的靈韻。與“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舊識不同,薩拉從落日景象中看到了希望:“日落必然伴隨日出,這一輪回振奮人心?!?/p>
在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文化參贊、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岳文看來,外國攝影師與中國社會互相激發(fā),從中產(chǎn)生不同以往的新意境,正是這一展覽的要義。
“薩拉用埃及攝影師、特別是女性攝影師的獨特視角,藝術(shù)地展現(xiàn)了中國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實增進(jìn)了埃及人民對中國人民現(xiàn)實生活的體悟與了解,對加深兩國人民之間友誼具有重要意義。”石岳文在影展開幕式上說。
年輕觀眾穆罕默德·哈達(dá)德從未去過中國。他在看完“中國故事”攝影展后告訴記者,他仿佛跟隨薩拉的視角身臨其境地進(jìn)行了一場中國之旅。
“這里的每張照片都單獨講述了一個故事,我格外喜歡一張長城的風(fēng)景照還有那張拿傘的中國姑娘。從薩拉的作品中我能體會到中國人對其文化傳統(tǒng)的熱愛,這在文化全球化的今日尤為可貴?!?div class="hdvpvjplphdn" id="function_code_page">